时下,行业复工复产及毕业生求职进入高峰期,住房租赁市场活跃,但也频频传来一些住房租赁企业因经营不规范,“爆仓”“跑路”,导致房东和租客利益受损的消息。为此,包括上海、成都、广州、合肥、杭州等城市近日纷纷发布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警示广大市民谨慎选择住房租赁企业、认真确认租金价格、建议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等,尤其对存在“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等高风险经营行为提高警惕。
所谓高收低租、长收短付,就是一些租赁企业不惜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房东收房,再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租客出租,以期短期内囤积大量房源与资金。同时,企业向房东按月或者按季支付租金,但却向租客一次性收取一年租金。看上去,这是一笔明显亏本的买卖,但是由于时间差,这其中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现金流。如一套房,租赁企业支付给房东是4000元一套,3个月一付,但向租客收取3000元一套,一次性收取12个月,算下来,一套房源短期内沉淀资金高达两万多元,如果一个租赁企业囤积上千套,就会形成几千万元的庞大资金池,倘若经营不善,运营出现困难,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更有甚者,一些人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盯上现金流,得手后故意转移资金跑路。
高价收吸引了房东,低价租吸引了房客,以致于这样背离市场规律的一幕幕在不同的城市不断上演。天上不会掉馅饼,剖开租房的外衣,内里是“预付费”的坑,甚至是融资诈骗的雷。通过时间差,短期聚拢大量可用资金。资金池越滚越大,经营风险越垒越高,稍有不慎,就会“爆雷”。所以提醒租客,小心驶得万年船,碰到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租金要多长一个心眼,不能贪图一时便宜,最终落得钱房两空。
诚如以往非法集资的教训,“你盯着别人的高息,别人却盯着你的本金”,有些便宜不能占,有些钱,也不要付得太久,“支付周期越长,风险越大”。真要好好租房,就得多渠道了解市场行情,选择正规的、市场信誉度高的租赁企业或中介,查看相关资质,尽量短期支付,慎重做出决定。而对房东来说,也不要被诱惑,不要心存侥幸,以免将来既收不到租金又收不回房屋,还欠着银行的月供。
近年来,长租公寓就因简约时尚、拎包入住、签约流程简单受到青睐。大力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租市场,迫切需要全力整治“高收低租”乱象。适时出台政策,加强对长租公寓的资金监管,如杭州市就推出要求“托管式”住房租赁企业缴交一定比例的风险防控金等,对“二房东”们做出一定的限制,补上资金交易的漏洞。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