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村”打出旅游牌
2020-04-10 10:26:56 来源:

3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滁州市来安县施官镇贾龙村,放眼望去,4000多亩海棠花正竞相开放;一棵棵造型优美别致的红叶石楠铺满田野。来自南京、滁州的游客有的在花丛中漫步,有的拍照留念。村民有的在旅游企业务工,有的搞起了旅游服务业。美丽乡村里,处处生机勃勃。

而在几年前,以前贾龙村还是一个以种植为主、增收后劲不足的传统农业村。“这几年通过发展苗木种植,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现在,依托紧邻南京市的区位优势,将苗木变成风景,打出旅游牌。”贾龙村党支部书记张正杰介绍,2012年,村里引进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造林,提高了土地效益,美化了生态环境,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在位于魏庄的北美海棠基地,海棠苗“分叉点”最高可达1.8米以上,每隔一棵就有一棵刚剪完枝杈的海棠树,准备起苗运往滁州市区作为行道树栽植。“今年初拿到了一个4000万元的苗木工程订单,目前正加紧移栽。由于我们的海棠和红叶石楠相对比较高大,造型也好,颜色鲜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绿泉公司董事长江文林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公司已陆续投入一亿多元,发展精品苗木花卉一万亩左右,让贾龙村披上了“彩装”。

以苗木基地为依托,结合少数民族村独特风情,施官镇和贾龙村在村里规划建设起一个集“生态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和“特色生态休闲区”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园区。来安县也整合特色村寨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打造特色民居和特色建筑,配套建设了1.2公里的桂花大道,新建了水上观光游乐园、水果蔬菜采摘区、花卉苗木盆景园、景观石园和四星级农家乐等一批特色景点,开发出了以“吃农家饭、看田园景”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线路。

“我没什么技能,出去打工找不到合适工作,还有患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现在,在村里农家乐上班,每月固定有工资,还能照顾家里。”正在贾龙村特色农家乐食府村里打工的贫困户贾成树一边忙着给后厨传菜,一边告诉记者。“我们村原本有贫困人口46户92人,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全村人均收入一下翻了好几倍。”张正杰说。

近年来,贾龙村先后获得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等称号。2019年,贾龙村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30万元,村民收入连续3年超过来安县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