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速“跑起来”
2023-12-05 12:22:06 来源: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各种汽车零部件吸引了众人目光。公司主要布局汽车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宝马、奥迪、比亚迪、蔚来等多个汽车品牌提供汽车零部件。本次携带的展品主要是“流体系统”“降噪减振及轻量化底盘系统”“密封系统”“空气悬挂与电机控制系统”4大板块的产品,希望在展会上谋求新的合作机遇。
 
大力发展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我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日前,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1—10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1万辆和70.5万辆,同比增长70.6%和90.4%。
 
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喜人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车企类型多元有活力,商业模式创新度高,产品品类丰富。关键零部件配套齐全。构建整零对接机制,初步形成合肥、滁州、六安、芜湖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关键材料、智能网联等汽车全产业链。
 
我省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7.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7%,今年以来新增渗透率为41.2%。
 
在配套政策支撑方面,我省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聚焦七大生态提出28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条款,省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00亿元,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组建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主题基金,总规模180亿元,已遴选10家子基金管理机构,完成5只子基金工商注册。起草《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是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围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业引导培育、文化生态建设、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文件。
 
做强做优汽车零部件产业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也是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做强做优的坚实支撑。当前,我省正抢抓汽车产业大变革机遇,大力推动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化”发展,初步形成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关键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
 
截至9月底,全省共有各类零部件企业2284家,占汽车全产业链企业比重达56%。零部件领域营业收入占汽车全产业链比重达45.8%,同比增长26.5%。零部件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占比高、贡献大的特点。
 
在《2023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中,安徽均有6家零部件企业上榜,数量均居全国第6。其中,中鼎集团已成为“非轮胎橡胶”三大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巨一科技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比中获评优秀(前5%);阳光电动力产品荣获全球工业设计大奖“红点最佳设计奖”和“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轩高科已建立全球八大研发中心、十四大电池生产基地、美国、德国等多个海外生产基地。零部件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安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据省汽车办副主任、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文峰介绍,我省力争到2027年,打造2~3家全球一流汽车整车企业和世界级汽车自主品牌,汇聚一批位居行业前列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引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后市场头部企业,建成全球一流的汽车创新人才集聚地,车路高效协同的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推动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与“院、网、谷”创新联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探索融合发展场景试点。在精准支持企业方面,会同企业、部门逐个分析企业深层次问题和发展诉求,“一企一策”支持整车企业发展。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出台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化”发展行动计划,谋划建设汽车领域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培育发展后市场方面,持续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记者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