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市场主体共享“双循环”红利
2021-03-25 10:25:46 来源:
疫情冲击之下,跨境电商成为我省外贸增长的突出亮点。2020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和增幅“双过百”: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41.7亿元,同比增长101.7%。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其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普惠特性。跨境电子商务既可以为各类市场提供开辟国内外市场新通道和新机遇,又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优惠。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跨境电商是让各类市场主体共享双循环新格局发展红利的重要平台。壮大跨境电商新业态,根本路径在于不断扩展制度创新的边界,增强包容性,不断降低市场主体进入门槛,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持续促进跨境电商广泛覆盖到各类大中小微企业。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我国首家设立的发展跨境电商的改革试验区,2015年设立后,短短3年内,当地跨境经营的活跃网店数量就从9000多家增长至1.9万多家。跨境电商的兴起,也释放出拉动消费的新红利,广大消费者的最直观感受就是,海淘不仅更方便,而且价格更优惠,发货速度更快,已经与网购国内商品高度一体化,并无购买体验上的显著差别。
 
我省是内陆省份,壮大跨境电商是广泛汇聚微观市场主体、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在跨境电商兴起之前,外贸实施的是资质管理,具有外贸经营资格的企业才能做外贸,很多中小微企业被挡在国际市场门外。近几年,我省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跨境电商发展,更多企业获得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2020年60多家安徽企业使用海外仓就是典型例证。跨境电商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突破方向。我省是新兴制造业大省,以跨境电商为平台,畅通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的线上线下“链路”,把制造业企业推向全球大市场,有利于提高供给端质量效率,壮大制造业规模,提升我省制造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优势。
 
当前,全球各个市场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千差万别,很多中小微市场主体无从适应。这既需要进行全覆盖式的专业培训,更需要发挥跨商电商平台的专业优势,为中小微企业降低合规性风险。我省平台经济总体发展不足,缺少本土化、广覆盖的跨境电商平台,应把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平台作为“双招双引”着力重点,引导和促进更多面向国内市场的电商平台转型升级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大平台。跨境电商的线上优势还需要线下跨境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支撑,去年以来,部分企业遭遇的外贸运力紧张已经敲响警钟,畅通铁水联运、陆海联运的外贸大通道,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布局更多保税物流和制造平台,才能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外贸监管模式的创新是我省自贸区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应主动匹配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新需求,持续探索便利通关、高效验放的有效路径,促进境内外两个市场在跨商电商上的互联互通,持续增进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买全球、卖全球”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