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融资“主渠道” 经济发展“稳定器”
2020-09-24 14:40:42 来源:

地方政府债券对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5年新预算法施行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快速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安徽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开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实现了从财政部“代发代还”到省级政府“自发代还”再到省级政府“自发自还”的转变。

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我省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主渠道,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规范做大债券发行规模

在亳州,位于亳芜大道与魏武大道交叉口东北角的城南地表水厂工程正顺利推进。作为衔接“引江济淮入亳”工程的重要环节,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保障该市生产生活用水,改善水质,提高亳州市的总体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项目总投资约4.9亿元,去年上半年通过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成功进入专项债券发行项目库,得到10年期专项债2.35亿元的有力支持。”亳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项债券的发行,合规的开好政府举债的前门,极大缓解了有限的财力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及时雨”。

9月10日,经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总部)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面向58家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成功公开招标发行2020年安徽省政府债券699.2亿元。截至目前,我省已顺利完成全年新增一般债券175.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1496亿元的发行任务,发行再融资债券452亿元,全年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2123.6亿元,为全省稳投资、增动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拉长时间维度,自2015年我国新预算法施行以来,截至目前,我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已突破1万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规范、更低成本、更防风险的资本支撑。”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

自2015年起,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政府债券工作部署和安排,经过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各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不断规范做大债券发行规模,推动地方政府债券成为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六稳’工作落地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重点领域投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罗建国说。省财政厅一直按照“早发快发”地方政府债券的要求,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走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提振市场信心,发挥出投资对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管好用好债券资金,保障项目融资需求

在长丰县双墩镇龙湖路与阜阳北路交口,北城医院综合建设项目正按计划施工,土建及安装工程基本完成,预计明年竣工。“项目成功申报了省政府专项债券,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减轻了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助推了项目建设。”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北城医院项目的建设助力解决北城80万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北城新区综合承载力,使其合肥市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得以完善。

随着地方债额度逐年大幅增加,各地利用债券资金建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地方债成为政府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5年来,我省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9%,平均发行期限6.73年。按此前存量政府债务平均10%的融资成本测算,一年节约的融资成本在600亿元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省财政厅债务管理处处长尹祥领介绍,特别是今年完成1496亿元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任务,全部用于稳投资和补短板,支持了宣绩铁路、巢马铁路、合肥市轨道交通、明巢高速等一大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我省还加大了对医院建设类项目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倾斜支持,用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阜阳肿瘤医院新区建设等医疗卫生项目,今年以来已为195个医院建设项目成功发行使用198.7亿元专项债,占全年专项债总额的13.3%,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全省医疗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品种不断丰富创新,发行期限逐步拉长,发行渠道进一步拓宽,地方债市场参与者类型不断丰富,为每期债券成功发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说,专项债券除用于棚改、土储、政府收费公路外,省财政还指导市县探索创新专项债券品种,将专项债券支持方向扩大到铁路、机场、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有力地支持了一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发行期限涵盖了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直至30年等不同的周期,特别是自2019年起,进一步增加中长期地方债供给,有效匹配项目周期,分散了压力和风险。

据了解,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我省累计置换存量政府债务3992亿元,实现了将可以置换的存量债务全部置换的目标,将短期、高息的存量债务转化为长期、低息的债券,平均利息负担从10%降低到4%以下,平均期限从4年拉长到6年,减轻地方政府到期债务集中偿还的压力。2017年以来,为规范棚户区改造和土地储备融资行为,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我省试点发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支持40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和271个土地储备项目建设,为保障项目融资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

持续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

旌德县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合肥市空港医院建设等23个医疗卫生项目,总投资127.7亿元,本次发行使用专项债券9.743亿元;凤阳县G329凤阳至蚌埠段改线工程、来安县长三角一体化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基础设施等5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项目,总投资105.4亿元,本次发行使用专项债券6.7亿元……在9月10日发行的新增政府专项债券中,医疗卫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基建是我省今年首次命名的债券名称。

“为实现政府债券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省财政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债券运行管理机制。”尹祥领说,在债券发行方面,省财政厅邀请国有股份制银行、地方金融机构等专家组建“安徽省政府债券发行智囊团”,为债券品种设计、期限设计、发行窗口选择等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在项目储备方面,建立专家评审论证机制,组织专家对拟申报发行专项债券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确保入库的专项债券项目具备开工、平衡、偿还等条件,从源头把控债券发行风险,为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2013年,省财政厅设立了政府债务管理办公室,专司全省政府债务发行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债券额度分配、预算调整、债券发行、还本付息“一条龙”,有效避免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两张皮”、额度管理和发行管理“两张皮”,为实现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20年,该厅还专门设立了政府债务评估中心,负责政府债券发行、还本付息兑付等具体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债务管理人才队伍。

“从2015年开始,我省就探索开展新增债券资金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承诺、协调、通报、挂钩、约谈机制,督促市县加快预算执行,提高地方债资金使用效益。对支出进度慢的地方,省财政厅定期开展约谈,督促其加快债券资金支出,并在下一年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时扣减一定比例,统筹分配给其他地区。”孟照红说。

今年以来,我省已发行债券资金的支出进度不断加快,截至8月底,财政拨付进度达99%。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这为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改革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罗建国说。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发展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我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工作将围绕健全债券发行机制、探索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债券期限结构、防范债券偿还风险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