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日,巢湖云海镁业公司内依然是一派火热生产场景。“前年我们产值约19亿元,去年销量已远超前年,全年产值预计可实现稳定增长。”巢湖镁业总经理贺志方说。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巢湖镁业的发展与人才密不可分。近年来,在巢湖市的支持下,企业多渠道引进人才、多途径培育人才,让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不拘一格用人才
镁合金是当前重点发展的有色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汽车轻量化应用的关键,而且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外壳制造,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等方面也有较多应用。
2008年,企业落户巢湖,主要从事各种高性能镁合金的生产加工。迄今,巢湖镁业已投资近30亿元,建设了完整镁产业链。作为镁产业链的“链主”,巢湖镁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纷纷落户,为巢湖新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企业成立至今,巢湖镁业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利用高校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推荐等多元化渠道,全方位引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同时,明确所需人才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迅速融入团队,为企业创造价值。
以人为本促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关键。为全面培育人才,巢湖镁业不仅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帮带新员工,实现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目前,公司为员工搭建起多元化的成长平台,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各项项目和业务中,通过实践提升能力和经验。
在巢湖镁业,注重激发人才潜能,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一直是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中来。每年,企业在科研上投入6000多万元,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项,并有30多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
双向奔赴绘“镁”景
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是未来国家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镁材料行业工作近30年的崔荣彬,也是巢湖镁业的一名老员工。2023年,崔荣彬担任企业技术中心主任以来,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合金成分组成、调整生产工艺。
“公司对我们研发一直很支持,不仅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还为团队开展研发提供有力保障。”崔荣彬说,这让他们能心无旁骛,更好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
近年来,巢湖市充分发挥镁基新材料产业优势,先后赴上海、广州高校招引院士团队和专家人才来巢湖创新创业,鼓励在巢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链条、建集群,推动各类人才在巢湖汇聚,实现了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讯员 严化文 袁野 记者 黄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