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池州市贵池区霄坑村的道德超市内,村民江兰花正仔细挑选礼品。“我们参与志愿服务有道德积分,可以在道德超市兑换礼品。”江兰花说。
道德积分兑换礼品,是霄坑村创新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该村通过道德积分管理制度,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近年来,霄坑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通过实施“头雁工程”,选拔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村干部,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霄坑村还积极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鼓励党员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去年,霄坑村决定修建茶文化博物馆,要征用部分农户土地,起初有些农户因赔偿问题产生异议。“我们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又通过党员率先垂范,最终所有农户都同意了土地征用,这充分体现了村民对村集体的信任和支持。”霄坑村党委副书记吴雄说。
走进霄坑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间名为“调解综治中心”的办公室。吴雄介绍,该中心自今年初投入使用以来,仅调解了一起纠纷。“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很多矛盾在村民组就化解了,走不到这里来。”吴雄说,“我们依托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主动上门服务,与群众喝茶话家常,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现在调解综治中心的主要功能,已变成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
在移风易俗方面,霄坑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村里红白喜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变这一陋习,村党委积极倡导文明新风,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开设道德讲堂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如今,简办红白喜事已成为霄坑村的新风尚,每桌酒席费用控制在500元以内,随礼也进行了合理限额,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
“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村集体力量,推动霄坑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吴雄表示,从依靠到信任,从个体到集体,霄坑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记者 倪 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