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安徽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报告称,今后五年,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关键时期。
到2027年,安徽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全面增强,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后五年,安徽将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群,推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深入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20亿斤左右,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建成10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深入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培育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和10个千亿级产业。深入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铁路网和高铁网分别覆盖95%、83%以上县(市),县城通高速全面实现。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加快县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构建多极支撑区域发展格局,不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经济总量超5000亿元的市增加到5个。
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营收千亿级国有企业达到5家,力争入围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年均增加1-2户。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2%。(韩震震、王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