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智慧养老中心内,工作人员指导老人进行科学康复锻炼。记者 程兆 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年来,我省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水平,增进百姓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今年5月,我省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在合肥召开,部署实施就业促进、“新徽菜 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10项暖民心行动。
一次免费检查、一顿可口饭菜……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看似是日常生活小事,实则是暖民心的大事。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安徽一直在行动。
十年来,民生支出持续占据财政支出“大头”。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相关支出4.9万亿元,年均增长9.4%,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0.7个百分点。十年间,民生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平均为83.9%,全省八成以上财政支出都投入到民生相关领域。
83.9%,这个数字充分彰显民生优先。数据或许抽象,但一件件落实到老百姓身上的暖心事,是具体的、真实的。
十年来,我省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更加幸福。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4元,202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09元,较2012年增加了1倍多。2020年底,全省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十年来,民生领域服务项目不断优化。我省坚持倾听群众呼声,连年开展项目公开征集,吸纳意见建议,解决民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2022年,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新增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老年助餐、惠民菜篮子等项目。出台《暖民心行动方案》,从“小切口”入手,针对就业、餐饮、停车、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又提出一系列暖心举措。据了解,我省计划未来四年投入248.7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缓解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募集就业见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推进劳务品牌建设,畅通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我省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全力让暖心事覆盖更多群众。推进老年助餐行动,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建设老年食堂、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要求到2022年底,全省助餐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不少于200万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791个。健全各类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拨款制度,2021年新增幼儿托位3.2万个,完工公办幼儿园299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温馨的住所,一条好走的乡村路……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十年来,通过一件又一件实事,我省不断改善民生,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记者 朱卓)
基层实践
社区构筑“三公里”就业圈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突出就业,既是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也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今年5月,我省发布10项暖民心行动方案,把就业促进作为行动之首推进,提出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个平台效率很高,注册后大概过了两三天,我就到这个餐饮管理公司上班了,工资待遇不错,离家近,也能照顾到家庭小孩。”近日,在位于宣城市高新区的宣城鑫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家住宣州区五星乡的冯强正在忙着备餐,他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他通过“三公里”就业圈社区诚聘小程序找到这份厨师的工作。
我省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以来,宣城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市内各社区工作者同心协力,加速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全面摸排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形式,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现已帮助400余名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找到心仪的工作。
受益于“三公里”就业圈的不只求职者,还有用工单位。近日,宣城市妇女儿童医院就通过“三公里”就业圈线上平台成功招聘医护及行政办公人员13人。“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招到了符合条件的人员,既满足用工需求,也节约了招工成本。”宣城市妇女儿童医院党支部书记高国珍连连称赞。
张贴宣传海报、社区网格群互动、召开培训推进会、入户走访……宣城市通过社区、乡街、区(县)三级联动,引导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经营实体入驻线上服务平台,指导有求职需求的劳动者在平台上录入个人信息和求职意愿。线上以微信小程序为核心,集合网站、微信群、抖音小程序等途径,发布优质就业岗位和求职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就业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求职者与岗位按行政区划位置进行数据化匹配,实现精准化社区招聘。
截至目前,宣城市98个城市社区已实现“三公里”就业圈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71个,平台注册企业3429家,提供岗位5789个,登记求职者10259人。(记者 朱卓)
百姓感言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们2022届毕业生找工作虽然有难度,但能感受到政府、学校、老师一直在帮助我们。省里将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重点人群,尽可能多地组织我们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我们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安徽外国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吴为馨
随着顾客的口味发生变化,我们厨师这一行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培训服务。特别是“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方案发布后,将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一行,技能提升也有了更多学习渠道,在我们这一行就业创业的前景更广阔。作为厨师,我会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让更多人爱上阜阳小吃、安徽味道,把安徽美食发扬光大。
——安徽椿樱河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厨师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