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落下了帷幕,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民营经济,并对今年实体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规划,安徽广大民营企业家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畅谈心得体会。
省工商联副主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让两会精神“入脑入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内容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划。回到企业后,我一定将全国两会精神在企业内部宣传贯彻好,并结合企业实际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落实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这些信息释放着极强的信号,十分振奋人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大讯飞承担了首个国家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中,有两个关键我们希望一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另一方面希望树立长远的原始创新机制,赋予科研人员高度的自主权。相信未来科学家能够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
省总商会副会长、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加大研发投入让企业更有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为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报告中提到,2022年,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不仅支持力度增大,而且范围上延伸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
作为民营企业家,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后,我们更应主动承担起创新主体的责任,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尤其是要攻克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家政策导向下,企业要继续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也希望国家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强化细分领域精准扶持;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的扶持规模,以明确培育目标的方式从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已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专精特新”领域设置专项,定向精准帮扶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力量,接下来,企业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尽可能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记者 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