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列出优化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
2022-02-10 14:46:30 来源:
2月7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同步出台的《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营商环境意见》)《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以下简称《提质扩量增效意见》)。
 
省政府秘书长潘朝晖介绍说,正面清单,就是“十做到”:一是做到涉企服务“一屏通办”;二是做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办理;三是做到减税降费降成本政策顶格落实;四是做到要素需求全力保障;五是做到小微企业优先支持;六是做到民营企业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七是做到涉企政策精准透明、方便兑现;八是做到涉企法治服务保障有力;九是做到企业投资项目全程帮办;十是做到涉企历史遗留问题“见底清零”。
 
负面清单,就是“十严禁”:一是严禁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企业账款;二是严禁拒不履行合同、拒不兑现政策;三是严禁设置招投标隐形壁垒;四是严禁增加企业负担;五是严禁推行重大改革、落实重大政策时搞“一刀切”;六是严禁违法违规采取强制措施;七是严禁政策执行中滥用行政权力;八是严禁涉企服务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九是严禁新官不理旧账;十是严禁亲而不清、清而不亲。
 
潘朝晖介绍说,《提质扩量增效意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全力缓解市场主体现实困难压力、全面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围绕企业反映集中的经营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提出系列降低企业税负、降低涉企收费、强化用电用气服务保障、提供融资支持、稳岗扩岗等“保”市场主体的政策举措,坚持把能减的税都减到位,把能降的费都降到位,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压减负。
 
二是聚力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围绕扩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投资、抚育中小企业成长、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提出了系列针对性举措,加快在“增”市场主体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三是大力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主要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推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促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发展等系列举措,上述政策落实下来,省财政预计将投入190亿元左右。
 
四是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要素保障。主要是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更好发挥基金作用、缓解能耗需求、加强用地供应保障等方面,提出系列支持举措。(记者 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