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
2022-01-18 10:35:00 来源:
1月17日上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省长王清宪在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王清宪指出,2021年,预计全省GDP增长8%,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跨上标志性台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9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左右,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9家,居全国前列。
 
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政策落实,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2021年,我省下达各类直达资金125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300亿元,组织9批210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695个。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项目引领,加快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我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全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开工1614个。揭榜11项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居各试点省市首位。
 
坚持城乡统筹,强化产业带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改革开放,强化市场导向,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2021年,我省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推出改革创新政策和举措548项,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2842家,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3.6万户,新增境内上市企业23家,创历史最好水平。
 
对于2022年工作,王清宪指出,我省将重点做好十一个方面工作。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放款1000亿元以上,新增市场主体100万户以.上,实施创业筑巢工程、新徽商培训工程,支持办好“1024开发者节”。
 
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引擎作用,培育科技创新更大增量优势。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00项,培育“三首”产品300个以.上,引1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个,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以上,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
 
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3%,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千亿元,乡村旅游收入提高到880亿元。
 
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0家。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00个、“工业强基”项目100个。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优势产业向万亿级迈进。
 
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培育工业精品100个、新产品500个,建设使用海外仓300个,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支持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600个以上,全面延展“双招双引”,实施“新基建+”行动,新建5G基站2.5万座以上。
 
强化国家战路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争先进位、竞相发展。加强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中部城市快速通达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能级,突出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形成推动皖北发展的乘数效应,高标准建设皖南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进一步汇聚市场资源、邀发发展动力。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超1万家。支持合肥空港综保区、蚌埠综保区、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0家。
 
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0万千瓦以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共享发展。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支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9.85万套。
 
构建全流程、多层次安全保障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