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商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24条,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条例”实施两年来,商会党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商会组织覆盖面如何?商会自身建设有什么进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商会改革发展?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书记李俊波。
问:条例要求,商会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两年来,省工商联在商会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为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建工作,2019年11月,经省委组织部批准,成立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领导和管理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党建工作,指导各市县级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所属商会建立党支部,截至2021年8月底,省工商联36家直属商会建立党支部30个(其中1家联合支部),涵盖33家直属商会,组建率91.7%;293家市级工商联直属商会建立党支部148个,组建率50.5%;685家县级工商联直属商会建立党支部171个,组建率25%。
问:“条例”规定,工商联应当培育和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商会组织,在同业企业较集中、产业特色较明显的地区,指导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商会组建工作。两年来,省工商联在商会组织覆盖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两年来,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商会组织覆盖面,壮大商会会员队伍。省工商联积极与省民政厅共同转发了《民政部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乡镇街道商会依法登记,截至2021年8月底,全省共组建乡镇、街道商会1168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571家,其中条例出台后新登记注册302家。全省重点领域和行业商会组建数由出台前的216家增长到283家,增长31%。
问:“条例”要求,商会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两年来,省工商联在引导商会加强自身建设上有什么进展?
答:两年来,全省各地工商联着力构建商会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商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运行管理。各地以“四好”商会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动商会规范化建设。省工商联印发直属商会管理办法和章程示范文本,指导县级工商联全面履行监督管理主要职责和业务主管单位主体职责,严把登记管理的政策关、程序关、质量关,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推动规范化建设。开展省工商联直属商会清理整顿工作,对商会活动开展不正常、不能按章程要求办会的商会组织进行限期整改和清理整理,并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了清理整顿工作。各地商会品牌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扩大了商会的社会影响力,商会工作越来越走进大众视野。
问:“条例”要求,商会应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商会对接,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两年来,省工商联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两年来,省工商联积极推动所属商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功举办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走进安徽活动,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额301.3亿元。支持科大讯飞牵头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推动六安市与上海市安徽商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沪苏浙工商联共建张謇企业家学院。支持我省民营企业加快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两送一防”行动(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和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行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安徽分公司签订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海外风险防范、信用风险管理等专题培训班。
问:下一步,省工商联对进一步贯彻“条例”有什么打算?
答:1、强化商会政治职能,进一步加强商会党的建设。准确把握将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要求,在强化政治功能上立场鲜明,在明确不脱钩问题上态度坚定,发挥好商会在思想引导、情绪疏导、政策解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会员企业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发挥省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作用,抓实直属商会党建工作,指导地方抓好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商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2、研究制定商会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商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研究制定“十四五”期间商会发展规划,坚持广泛性和代表性相统一,科学制定会员发展规划和会员管理办法,把本行业、本领域有代表性的企业尽可能吸引进商会,使商会更多覆盖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集中的行业领域。3、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商会治理水平。完善商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帮助商会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树立品牌意识,善于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和打造工作品牌,突出在党政所需、企业所急、自己所能的领域找准着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