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高粱压满枝头,郁郁葱葱的玉米杆整齐排列着,半成熟的玉米棒呼之欲出;成群的公鸡在林中追逐嬉戏,“喔、喔、喔”的鸣叫声不时传来;不远处一大群大白鹅在池塘里你追我赶……走进位于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陈集村的领航家庭农场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眼前。
据介绍,怀远县陈集镇领航家庭农场成立于2019年3月,农场成立时间虽短,但却远近闻名。农场创始人陈磊磊是位出生于80后的成功企业家,也是家乡脱贫致富带头人。
提起陈磊磊,当地村民纷纷点赞。“陈磊磊这小伙子好样的,自己发展好了,不忘回报家乡,掏钱修水泥路,装路灯,方便大家出行;和团队一起为留守儿童、养老院孤寡老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发展种养殖,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村民陈大叔夸赞地说。
面对大家的夸赞,陈磊磊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创业的“农民”。农场现在才刚起步。未来,我们会更努力地做大做强企业,打造更多能长久发展的优势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追逐梦想 回乡当“农民”
年少时期的陈磊磊,勤奋学习,考上大学,走出了这片土地,在外面闯出了一片天地。他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德润新纺织品有限公司,从事纺织品进出口业务。公司发展的红红火火,年销售额达1800多万美元。但是,回报家乡的初心一直在他心头缠绕。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希望能回来为家乡脱贫出点力。过去村里劳动力大量出去打工,空巢的很多。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回乡创业就业,农村才能真正活起来。”陈磊磊说。
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2018年底,陈磊磊回到家乡以每亩700元的租金流转了村里1000多亩土地,成立了怀远县陈集镇领航家庭农场,从事土鸡、土鸭等养殖以及经济作物的种植,当起了“农民”。
从企业家到“农民”的跨度,并非一帆风顺,起早贪黑,终日与鸡、鸭、鹅相陪的日子,艰辛可想而知。陈磊磊每天都转悠在田间地头,偌大的农场,哪里有多少条沟、哪里有多少条渠,他都一清二楚。
陈磊磊(右二)和工人们一起在农场摘菜
陈磊磊和他的团队,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将农场打理的有声有色。目前该农场占地1000余亩,其中鱼塘30亩,养鸡场160亩,现有皖北土鸡20000只,土鸭50000只,大白鹅2000只,土猪100头,黄牛100多头,解决了当地很大一部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和闲置土地集中利用问题。在农场,村民们不但能按时拿到地租,还能就近就业,其中有20多户贫困户常年在农场打工,每户年均增加收入3万多元。
科学化种养 提升农场形象
农场精选优良土鸡、大白鹅种苗,科学养殖,打造精品。目前该农场养殖的2万只土鸡都是纯天然皖北土鸡,采用林中放养的形式,以玉米、高粱等农作物饲养,配以野生觅食草虫,不添加任何饲料,而且确保每只鸡的生长期都在一年以上。广阔的林地,纯天然散养,让土鸡肉质更为鲜嫩紧实,口感细腻有韧性,品质纯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好评。据悉,农场的皖北土鸡、大白鹅等远销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辽宁等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因地制宜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农场以“自然农业、林下经济、园中养殖、食品安全”为理念,结合种、养殖,实现农副资源的饲料化综合利用和禽畜粪肥还田利用的一体化种养的循环经济体系。在平整的土地上,种植高粱、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在500多亩林地里,配套投入土鸡、土鸭、大白鹅等禽类;同时,开辟专门区域进行土猪、黄牛、水产养殖等;还配套有四季菜园和饲料种植区。农场通过对养殖密集区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合理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种养一体化并创造了良好效益:有机农副资源饲料化处理,再以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饲料就近投喂鸡、牛等,有效降低了饲料运输成本,保证了牲畜的良好品质;牲畜粪肥无害化、肥料化处理后肥田,有效保障了肥料的生态性和土壤改良能力。
利用区位优势 发展农家乐
该农场交通便捷,境内合徐高速公路、“206”国道穿境而过,怀蒙县道成东西交通主干道。柏油马路纵贯全乡,水泥路覆盖全乡,农场距离徐高高速口仅15分钟车程。陈磊磊利用农场特定的区位优势,提供草莓采摘、鱼塘垂钓、品尝农家地锅美食等项目,发展农家乐,提升经济和品牌效益。如今的农场已是周边地区城市人周末以及节假日休闲放松,体验农村田园风光,品尝地锅美食的好去处。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陈磊磊发现要想提高效益,必须打造自主品牌,用品牌力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未来,他计划将养殖基地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加快农业产业品牌建设,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可信任、可追溯的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农场的发展经营中来。(童中萍)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