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项目谋划和建设思路,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歙县绍濂乡“项目谋划求‘精’,建设施工求‘细’,立足当前求‘准’,谋划未来求‘远’”,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清理腾空村庄,明确定位。邵濂乡在项目谋划之前,就是先把村庄当成一个家,做为家的主人,大多数成员都是这个不舍得扔、那个不舍得丢,拾到框里就是菜,自认为拾到家里的都是“宝贝”,为此还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家里的空间越来越窄小,自认为拾到的“宝贝”随时间的推移也成了垃圾。要想把家布置好,就必须先把没用的东西给清理掉,把家腾空,打扫干净,然后再来考虑这里摆什么家具,那里挂什么画。该乡在中心村建设时,就秉持“家”的概念,以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为抓手,通过“一月一整治”,先行拆除一批旱厕和无功能用房,让村庄更加通透敞亮,同时一家出一人,开展村庄卫生清理工作,把村庄里能够清理的先清理掉,在此基础上,再聘请第三方设计人员、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部分代表、乡贤等实地走访,确定哪里需要做什么项目,哪里要修补什么,哪里要建设什么,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既提高了项目资金效益,又符合村庄实际。
挖掘本地特色,一脉相承。以宜居实用为基础,把群众生活便利放在首位,同时结合村庄历史遗存等,分类规划建设项目,确保新建的项目和原来村庄风格一致,一脉相承,把村庄的特点凸显出来。如清溪村原来巷道、河道等非常具有乡愁气息,该乡就致力打造宜游型的美丽乡村,用本地的青石来铺设巷道;在和平村,沃野平畴,田地平缓,该乡着力点就用在打造田园风光上,恢复土窑洞,修复水塘、修缮旧茶厂打造文化礼堂,同步谋划流转田地种植桃花、葡萄、西瓜等基地建设。结合当地特色,绘就美丽乡村、美丽经济蓝图。给人一种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充分挖掘和平村“全国劳模”“全国十大女状元”“全国三八绿色奖状获得者”奖章的鲍彩鸾先进事迹,融合鲍彩鸾古民居特色开辟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同步打造“全国劳模”展示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党群表率作用;岭口村因为居住集中,主要精力就放在污水整治和道路修复上,以及庭院文化和庭院风光上,通过引导,形成一批“最美庭院”。
传承工匠精神,精心打造。能工巧匠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我们一方面注重在建设过程发挥工匠作用,组织带领了技艺好的工匠到王村、森村等兄弟乡镇学习观摩,并给他们建立了微信群,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好的墙体和石磅,一些好的小创新发给他们,启发他们的思路,激起他们一展技艺的雄心,匠心匠艺在乡村工程中充分展现出来,如古祝村村口石墙建设,用本土不规则的河石,砌出了平整的墙体,清溪村的公开栏及建设广场景观墙、和平村的石龙,都彰显了工匠精神,工匠们在施工中不断思考,求变求新,完善细节,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是出精品的保障。同时,手艺好的工匠在当地口碑和威望都不错,他们也有力的缓解了建设中的矛盾。
考虑后续发展,预留空间。因为中心村建设项目资金规模的原因,在建设中,该乡对谋划的项目分轻重缓急,满足当前实用,同时兼顾后续发展,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有些项目资金需求比较多,我们也确实想做,所以先进行了谋划,或使用较小资金预留衔接卡口。如在和平村项目谋划中,该乡谋划有特色产业园、明清建筑一条街、皮筏艇游览等项目,这里着重要说明的是明清建筑一条街中有两幢古民居已被合肥、东北的两户人家流转居住,再经美丽乡村打造,后续民宿业态有望蹴起,这些项目所需资金大,考虑到中心村建设的项目资金很难支撑,一时难以实施,该乡采取预留接口模式,先进行道路修复,确保后期项目能够很好的延伸,绝不采用局部建设而破坏未来发展。
扮靓村庄引“蝶”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通过 美丽乡村建设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河畅、岸绿、水清、景美”为目标,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让村庄“脱胎换骨”,成为一条条生态线和风景线。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整合家底等“风”来。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终极版,而是为美丽经济奠定基础的关键版,接续而来的是要以摸清乡村资源资产家底,整合完善农业要素新业态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闲置山场、闲置农房等,汇集产业资源不流失。树立乡村新业态发展理念,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打好坚实基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既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也不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冷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就是要切实做到万事俱备,要有“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的底气,只有具备了待客条件,轻“风”拂面自然来。
引领乡贤筑“巢”来。美丽乡村建设仅是搭建的一个良好营商环境的平台,该乡更要“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工作思维。同时要树立“乡贤就是金凤凰”的发展理念,切实写好“引凤筑巢”这篇大文章。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展集种养业、特色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摄影写生及民宿新业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产业化项目,鼓励乡贤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等,参与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双向需求平衡杠杆,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乡贤“引商、引资、引技、引智”。以点带面,创造“引回一个,带回一批,辐射一片”的回乡建设磁场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建农村的生产发展要素,因地制宜,把人、财、物等配置到农村合适的地方去,与农村丰富的资源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通过建设美丽的村庄,农民的幸福指数将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歙县绍濂乡政府乡长 吴建平)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