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靠心中的梦迈出脚下的路
2023-02-08 14:13:00 来源:
陈少华,男,57岁,家住濉溪县铁佛镇和谐村。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但身体的缺陷并没有阻挡他前行的脚步,因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就在能力范围内种上几亩地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看着别人的日子越过越好,陈少华内心也很煎熬,他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从哪能找到赚钱的门路呢?一鼓作气,在2000年,他自费报名中国农民大学函授班,坚信唯有知识改变命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从小在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大的铁佛镇长大,陈少华坚定地选择了农学专业。
 
毕业后,向往美好生活的他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说干就干,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濉溪县众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没有西瓜育苗嫁接经验的陈少华,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亏损了8万元。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甘失败的他选择向银行贷款10万元,开始第二次创业。资金有了,可是土地上要种什么也是个大问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次次讨论,外出参观了解,最终大家决定种植红薯,然后进一步发展红薯深加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陈少华等人的精心“护理”,当年红薯大丰收,此时的他干劲十足,立刻就着手加工红薯粉丝的事。可是事与愿违,加工环节出现了问题,粉丝没做成,40万元打了水漂。再加上周围人的不理解,使得陈少华喘不过气来。
 
两次创业失败并没有击垮陈少华,他为自己加油打气:“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坚强的他擦干眼泪,拖着残缺疲惫的身躯又一次站了起来!
 
濉溪县残联了解情况后,及时上门,不断地给陈少华鼓励加油,提供技术指导,让他的梦想生根发芽。他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辜负大家的关心,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
 
终于,在县残联的大力支持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2022年濉溪县众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总值达到60万元。合作社还注册了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红薯粉丝是当地的“淮优农产品”,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食品”,陈少华也被县残联评为“最优秀残疾人”。
 
生活一切向好,但日渐红火的生意并没有让陈少华忘记创业的艰辛,尤其是身为残疾人更是能理解其中的不易,所以他积极吸纳当地残疾人、脱贫户到他的合作社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就业问题。
 
“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县残联的扶持和鼓励,10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我度过了难关。我相信‘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演出一段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也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加油鼓劲和支持,我的路一定会越走越远!”陈少华激动地说。(张紫涵 徐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