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对今年组织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任务要求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作为组工干部,要准确把握组织部长会议对今年组织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烈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锐意进取、精心筹备,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筹备和开好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抓好大会精神学习贯彻,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组织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大会圆满完成。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代表推荐选举工作。广泛组织发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刻认识选举二十大代表的重大意义,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代表推荐提名考察和选举工作,确保选出的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二是及时组织开展大会精神的传达学习、教育培训工作。大会之后迅速组织学习,在全区掀起大会精神学习热潮,精心组织宣讲,把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列为全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课题,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走深走实、学深悟透,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三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推动二十大精神在烈山落地生效。切实推动党员干部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上来,真正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开新局、谋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推进烈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准发力、抓主抓重,建强基层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一要统筹抓好各领域组织力提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发展提质、党员教育管理提效“三提行动”,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二要精准抓住党建覆盖关键点。紧盯开发园区、新兴行业等复杂领域,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建,持续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城市、非公等各领域、各层级党组织建设,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发挥作用,实现“有”“优”同步、提质增效。三要全力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紧扣“换届后”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各级示范培训班,对换届后村(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注重从致富能手、企业管理人才、乡村好青年等人群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转变作风、争先担当,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要突出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深做实“三案”精准管理,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情况综合研判;落实新修订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制度,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拧紧责任链条,加强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二要突出一线考察识别,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构建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体系,完善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制度机制,加强烈山-丹徒、烈山-长风交流合作、结对共建,继续选派年轻干部赴沪苏浙长三角先进地区跟班学习,为烈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三要突出“严管+厚爱”,扎实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法律法规,用好用活全区职级职数,切实发挥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职务序列补充完善作用;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考评机制,推动考核标准细化、量化,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突出选拔重用善谋划、肯担当、出实效的干部,提升全区公务员“比抢拼”激情。
创新机制、招才引智,构建“烈雁”人才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也深刻揭示了人才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烈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一要优化设计,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制定《烈山区人才管理服务细则》,强化服务思维,扩大服务范围,构建全方位在烈人才服务体系;同时积极用好“赛马”机制,在双招双引、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稳定等一线工作中淬炼、识别、使用优秀人才。二要丰富载体,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智力“回归”。结合区情实际,分层分类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对全区各类在外人才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定期更新在外人才信息,精准掌握烈山在外人才从业领域和创业方向,通过设立招商联络处、外出宣传推介、聘请发展顾问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在外人才联系,推动在外人才“回流”、智力“回归”。三要创新机制,依托重点工程集聚人才。结合烈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通过创新柔性引才引智模式,紧紧围绕金龙机电、和晶科技、中煤远大等龙头企业,石榴特色小镇、华东师大港利教育小镇等现代农业、教育产业的人才需求,引进“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为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
做好今年组织工作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唯有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勇担当,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聂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