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化解采煤沉陷搬迁遗留难题及矛盾纠纷,濉溪县刘桥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组一会一协商”为平台,探索实行信访听证、群众评议、委员协商,形成了“听证+评议+协商”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实现“群众诉求群众议、人民信访人民评、政协委员来协商”,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2021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6件133人次,召开听证评议会16次,解决疑难事项16起,化解积案5件,签订息诉罢访书5件,呈“信访总量逐渐下降、积案正在清零、异常访杜绝”的良好态势。
听证评议,还权于民。信访听证评议制度,是信访工作中话语权、评议权、表决权“三权下放”精神的生动实践。在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中,由分管信访镇党委干部主持,邀请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等全程参与、听取诉求、发表评议、进行协商。在听证评议的过程中,广大党员群众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更是处理结果的监督者,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有效推动信访问题的快速解决,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委员协商、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汇聚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听证评议,还事于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信访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要想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往往需要信访工作人员花大量精力沟通协调,处理结果还经常“不落好”。通过举行信访听证评议会,信访人就矛盾焦点详细陈述,参会人员“当面锣、对面鼓”地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就地化解思想疙瘩、解决合理合法诉求。这样,既为信访人提供了表达诉求的舞台,又能起到事情越理越清、道理越辩越明的效果。“近年来,通过现场讲现场评的方式,信访处理结果的认可度更高了,信访人反复信访的情况少了。”刘桥镇信访工作负责人表示,信访听证评议制度充分尊重信访人发言权,有助于找准解决问题突破点,让信访人打心底认同处理结果,从根源上消除矛盾。
听证评议,还公于心。针对重复信访、疑难复杂信访等难点,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司法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与听证评议,变“向个人反馈”为“请多数人评理”。通过“双方辩、大家评、公开议”的方式,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确保问题处理的公正性,真正做到公道自在人心,让信访人心服口服。譬如刘桥村石某与现任妻子、前任妻子、儿子就享受棚改政策多次反映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刘桥镇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数次走访查阅档案资料、了解详情、调查取证后,邀请社会各界召开了信访评议听证会,历经3个多小时的焦灼沟通讨论,最终对石某等人的疑问依法依规进行了解答,从根本上解决了此次石某等反应的问题。(徐峰 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