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圣泉镇:跑好产业脱贫与产业振兴接力赛
2021-07-07 15:34:11 来源: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萧县圣泉镇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以第二产业——脱贫工厂,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脱贫工厂是农民就业“稳定器”。圣泉镇通过“政府出资、引企入驻、社会参与”的模式,积极打造脱贫工厂,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带动周边群众的就业积极性,形成虹吸聚集效应。脱贫工厂促进圣泉镇经济的发展,推动园区与徐州区域协调的共融联动发展。
 
产业振兴需要乡村久久为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要有效衔接,产业脱贫与产业振兴绝不冲突。脱贫工厂是圣泉镇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是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脱贫工厂,利用土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共有十二个厂房,一个办公楼,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地点,总投资约9950万元;二是红柳树行政村建设富民服装加工厂,厂房面积400平方米,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120名工人,现前期已经展开工作,已有工人50名,23名熟练工。现拥有先进的缝纫加工设备48台,2个生产车间;三是柴庄行政村建设萧县华淳服饰有限公司,钢构厂房800平方米,厂房内硬化800平方米,总建设投资55万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通过收益和就业再分配,每年可分红带动全村30名人口增加收入。圣泉镇政府发展产业振兴,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扶上马再送一程,围绕特色产业方面持续发力。
 
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助力产业振兴。圣泉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在脱贫工厂中遇到的难题。由于雨季和秸秆禁烧影响工期进度,脱贫工厂的建设与复产已全面展开,圣泉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其中,下村入户进行宣传,帮助脱贫工厂建设与复产;同时,党员干部持续精准发力,“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保证循环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不断链”。切实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朱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