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黄山区耿城镇城澜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强大动力。
除险情保汛期安全,“只要下雨,这条路就积水很深,主要是位于新建好视达处的雨水全部流过来,这几天只要下大雨,雨水就顺路流,水差点进家了。”耿城镇城澜村村民刘兴吉反映到。针对这一情况,城澜村组织机械及人员,对原有的雨水管网进行疏通,对道路两侧高于路面的泥土进行清理,将雨水分流和引流入澜阳湖中。同时对脱贫户任家珍户房屋处的积水,开挖排水沟引流。
化解“小纠纷”促进大和谐,城澜村农田灾后复垦,需占用农户部分承包田。承着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的原则,城澜村两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协调,找准了调解的切入点,经多次协商调解,村、组、农户三方协商后达成协议。针对辖区各类矛盾纠纷认真排查,及时化解,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做到“哨响”人到,努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
普法宣传零距离,城澜村普法志愿者扎实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活动,用生动的实例、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解答疑问,面对面宣传电信反诈、《民法典》等法律科普,让群众切实了解应该用何种正确恰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利用村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为村等平台发布《民法典》、反电信诈骗等文章、案例79次,受众1.09万余人次。截至目前,承担“一村一法律顾问”面对面法律咨询4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起。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维权意识。
城澜村党总支书记张帮富说:“学史力行,首先就要切实做好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邹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