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濉溪县刘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惠民利民为根本、以创新党建为引领、以发展产业为支撑,按照“一城四园”的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步伐,迈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聚焦“产业兴旺”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培育主导产品。深入挖掘各村资源和产业特色,结合高标准农田、扶贫等项目建设,发挥党员和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鼓励进行土地流转,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重点推进火神村的桃树种植项目、任圩村葡萄种植项目、后吕楼村瓜蒌种植项目,小城村、孟口村、彭楼村、关帝村、火神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二是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大蒜、大葱、甘蓝、芹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农业企业融合发展,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拉长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
聚焦“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户厕改造”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聚焦刘桥镇“一城四园”总体布局,做好新城区的安置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经果林进庭院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重点推进王引河、直河、沱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 +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刘桥村乡村旅游项目、孟口村的梦湖湾项目、凤栖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探索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刘桥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聚焦“乡风文明”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农村实际,采取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有效方式,加强对中国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人文资源,推进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二是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古村落保护开发,让其既传承历史文化、凝结乡愁眷恋,又跟上时代节拍、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在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新生。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风、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着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党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民政、文体、法律等服务,切实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聚焦“治理有效”要求,打牢基层基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其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定期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加强执纪监督,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挖掘和宣传本县乡村人物的道德模范,发挥其激励和模范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并通过司法途径着力调解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的关系,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广泛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三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聚焦“生活富裕”要求,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加强“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农产品,促进特色产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二是抓好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拓宽增收渠道。建立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开发适宜刘桥镇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种类和技术,并对农事生产过程进行培训指导,引导村级组织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增长见识,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相关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加强产业建设,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业农村活力,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赵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