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标里镇邓玉:教育扶贫,托起明天的希望
2021-02-04 15:10:55 来源:
他叫邓玉,是涡阳县标里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于2017年担任标里镇中心小学扶贫联络员。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入户走访座谈,摸实贫困户子女就读学校、年级、学段等资料。认真掌握标里村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台账及各学段学生享受教育资助的明细表、汇总表,始终以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仔细排查,精准识别
 
邓玉按照涡阳县教育局、该镇中心学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刚开始参与这项工作时,每户建档立卡学生家中深入了解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最真实最准确的情况,把建档立卡学生的资料做细、做全,做到对每户贫困户子女上学情况了如指掌、熟知于胸。标里村扶贫户94户297人,2020年秋季在校学生68名,学前教育6人,义务教育42人,中等教育18人,本科2人,县外就读学生34人,均已落实教育资助,其中6名县外学生享受镇个性化帮扶措施。
 
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排除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达学生家长手中。在整理学生一户一档资料时,遇到资料缺失,主动到户收集,能紧扣程序和时间节点及时补全;细致地摸排,获得了准确的数据,这为后来每学期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的准确填报,打下了基础。
 
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子女,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在每次调查走访、发放教育资助时,都给予贫困户、贫困学生鼓励。如2020年贫困户吴龙之子吴健康县外就读学生,因孩子爱面子不愿意向学校提供任何信息,学校就无法落实教育资助。邓玉通过给该学校发商请函,及时给该校打电话联系。又入户,打电话、谈心、微信等方式同这个孩子交心交流,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重拾生活 学习信心,最终让他战胜了自己解决了困难,享受教育政策。吴健康在邓玉的引导下,自信心树立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建档立卡学生的情况都在时刻变化中,填报的数据也要随之更新,为了准确的填报数据,对变动学生逐个走访核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遇到特殊情况,及时请教村“两委”成员,积极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工作之初,白天在学校上课,利用下班的时间跟扶贫专干走村入户,再次深入了解标里村建档立卡学生的情况,晚上就核对国办、省办系统,确保基础信息与建档立卡学生就读信息一致,就这样日复一日,标里村建档立卡学生家中都留下了邓玉的身影。建档立卡贫困户把他当成自己人,建档立卡学生就是他的孩子。他说:“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是扶贫联络员。我光荣,我自豪!” 

邓玉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受到了扶贫户的赞誉。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尽责于心、担责于肩、 履责于行。(刘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