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濉溪县韩村镇,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不愿“等、靠、要”,他们都是凭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改变贫困的状况,一步步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我家的日子现在好过的很呢,我的严重慢性病得到了控制,妻子也不要整天为了照顾我啥也不能做,她现在在我们村的砖窑厂里干活,每天也能有个百十块钱的收入,儿子也从安徽科技学院顺利毕业,在上海浦东新区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我现在身体好点了,养了一二十只羊,每年加上政府5000元的特色种养补贴,养殖方面一年也能收入个2万元左右。”宋传得很满足地说。
殊不知,在五六年前,宋传得一家的生活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候,宋传得患有严重的慢性病,丧失劳动能力,妻子吴侠勤为了照顾他,啥工作也不能做,儿子高中就读,家里紧靠几亩土地的收入勉强维持。后经过户申请、村评议等程序,2014年,宋传得一家被纳入韩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三年的帮扶和宋传得一家的共同努力,他一家在2017年脱贫。
“贫困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要不是2014年实在有点撑不下去了,我也不会写贫困申请书。非常感谢有党的好政策,也非常感谢这几年各级帮扶干部对我家的帮扶。”宋传得说。
“老宋,你家是贫困户,按照你家现在的状况,符合低保政策,给你一家申请一下低保待遇怎么样。”由于宋传得人比较憨厚老实,受人尊重,所以大家都尊称宋传得为老宋,韩村镇胜利村民政专干刘影说。
“依照我家现有的帮扶措施,我再努把力,勉强还能过得去,我家就不申请低保了,还是留给最需要的人吧。”宋传得说。
据了解,宋传得自从身体好转后,从2017年就开始发展特色养殖业,2017年至今,宋传得每年的羊存栏都在15只左右,每年都能得到政府补贴4000-5000元,每年的养殖纯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给宋传得一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日子是一天过得比一天好,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濉溪县韩村镇,像宋传得这样不等不靠不要,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还有很多。人心齐,泰山移,他们坚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奋斗,就能一鼓作气奔小康。(周鲁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