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闫集镇杨庄行政村通过“股权”制度,引导70户贫困户资金入股,依靠本村龙头企业——“永雷养殖场”的带动,发展扶贫产业,实现股金分红,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业脱贫之路,使广大股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家住杨庄行政村韩堂村民组69岁的村民吕新胜,是一位具有16年军龄的退役军人。由于表现突出,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退役后,本着“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的愿望,于2017年6月申办了“萧县永雷养殖场”。养殖大棚建成后,购办了70多头驴苗、30多头肉牛苗。首批招聘的7名工人中,有6名是来自本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次年,通过村、镇扶贫项目的支持,办理了70万的扶持支柱产业扶贫资金手续。连续3年来,养殖场每年10月份都向70户贫困户发放红利股金。每户每年分红600元,3年共计发12.6万元,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他们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资源、资产变现。
在该镇扶贫办、杨庄村村两委的正确引导下,永雷养殖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拓宽养殖渠道,由单一的养驴,拓宽为养肉牛230多头,同时,还带动了同村小黑楼后组的“王连营养殖场”,为其解决周转资金、扩大养殖规模。如今,这家养殖场已由原来的12头肉牛扩大到现在的27头。
为了让农民增产增收,永雷养殖场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牛粪、驴粪。程楼村民组种粮大户程加中、程卡,韩堂西组村民李永华,刘店行政村西南组西瓜和大蒜种植大户刘善华等4户,2020年都依靠这家养殖场提供的牲畜粪便让西瓜和大蒜喜获丰收,经济效益可观。仅村民程卡的8亩西瓜,纯盈利就达7万元。
为了让贫困户增收,永雷养殖场每逢午收,就通知村里的贫困户将小麦秸秆收集起来,打捆成包,按0.3元一公斤收购上来;每逢秋收,让贫困户收集青玉米秸秆,直接送往养殖场过磅称重,按0.1元一公斤现钞收购。将这些农作物秸秆通过粉碎,打包,作为常年的养殖饲料。仅2020年午季收割贫困户小麦秸秆350吨,秋季收玉米秸秆1340吨,让贫困户得利19万元。杨庄村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赵阶利说:“永雷养殖场回收秸秆扩大养殖的做法,既让贫困户增收见效,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2019年,先后有9名贫困户光荣脱贫。2020年初,养殖场招聘杨楼镇新廷社区的2名残疾人进厂务工,助力他们增收创益。(李忠允 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