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寸土地上。在濉溪县韩村镇建元村,勤劳的村民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周宗军也早早地起来了,他来到年初新翻盖的羊舍,给他的羊配料、喂养,打扫羊舍,开始他一天忙碌的工作,他哼着小曲,满脸洋溢着幸福和甜蜜。
周宗军这30多只山羊都是波尔山羊,体型大、生长快、产羔多。为养出好羊,他每天早出晚归,与羊儿形影不离,不管是挑选饲料,还是给羊宝宝喂奶,乃至接生小羊,他都照料得无微不至。
周宗军在为他的羊群添加饲料。(杨晓华 摄)
“党和政府拉我一把,我要把山羊养得又肥又壮,这样脱贫致富才光荣。”周宗军说。早些年,他生活非常贫困,由于妻子是智障残疾人,无劳动能力,孩子上学,全家只有他一人具备劳动能力,家庭缺少经济来源,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周宗军脱贫致富,建元村村委和镇村帮扶责任人结合周宗军本人的意愿及家中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特色养殖模式”的帮扶路径,在他自家院子中开辟出一块空地用作养殖。
借助国家扶贫政策的东风,周宗军只用两年多时间就顺利摘掉了“穷帽子”,并且从最初几只山羊发展到如今30多只。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村里响当当的脱贫标兵。
“周宗军的脱贫意愿很强,积极性高,肯吃苦,很勤奋!前几年养猪,因为没有技术,失败了,但他没有气馁,用扶贫小额贷款又买了8只母羊”,建元村党总支负责人周秀梅介绍说,周宗军起初并没有什么养羊的经验,面对自家羊群时经常手足无措,但是他爱学习,总向镇里、村里一些养殖能手请教,并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种养技术培训班。如今,什么时候添草、如何配制饲料、多久喂一次盐,他都熟记于心,每天像照顾小孩一样对待这些羊儿。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他的养殖技术日益熟稔,自家羊群在村里已经属于最大规模。
周宗军在按照比例给羊配饲料。(杨晓华 摄)
“每养一只羊,政府还奖补200块钱呢。这不,今年5000元的养殖奖补在8月份就打到了我的卡上,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更要好好干。”周宗军边给羊添加饲料边笑着说。
如今,周宗军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干劲十足,“主业”搞养殖,“副业”种庄稼,村里又给他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800元,一年就是将近一万元,还有全家每年1万多元的低保收入,妻子有残疾人生活补贴,这样算来,他每年的收入在3万多元,年人均收入一万多元。真正实现了稳定脱贫。
尝到扶贫惠民政策带来“甜头”的周宗军高兴地说:“过了年,又有十多只山羊出圈,又有1万多元的收入,俺家的生活变得有奔头了,现在,儿子的学业越来越好,妻子的病情也有所减轻了......”。谈及未来发展,他眼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表示准备把自家的养殖业再做大些,把养殖经验传给本村的贫困户,带动他们依托扶贫政策、凭借勤劳双手同走脱贫致富路。(杨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