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闫集镇孟楼村青年农民赵宁威自筹资金500多万元。开办了一家全自动流水线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本村贫困人员及留守大龄人员共同致富,被当地称赞。
今年31岁的赵宁威,2017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本该在大城市谋取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然而他却选择了回乡创业。他的眼光瞄准了当地盛产黄豆的资源优势。他跑市场、探销路,认定了黄豆深加工行业,不仅能解决当地黄豆销售难、价格低、农户收入少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贫困人员和留守大龄乡亲就业难的问题。他说干就干,一面打工,一面学习,一年下来,他便掌握了黄豆选料—泡豆—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全流程技术。然后他又西下河南商丘、郑州、洛阳等大型豆制品加工厂反复考察。2019年底一座投资500万元的大型豆制品加工厂投产,产品通过食品许可、环评等认证。产品也由传统单一型豆腐、豆皮、豆干向高精品研发品种拓展。目前品种有豆筋、豆泡、茶干、千层干、鱼叶豆腐、素鸡、五香豆皮等12个品种,产品运销江苏、安徽及当地县城内各家大型超市、酒店、饭店、宾馆。
11月4日上午,笔者跟随闫集镇镇长赵世成、扶贫站长郑辉走进该公司,换上消毒工作服,走进生产车间,车间内热气腾腾,宽敞明亮的大厂房内,各类机器、模具排列整齐有序,一件件豆制成品,在工人们的操作下,最终走向库存区。
在与赵宁威的交流中得知,在厂务工者大多为本村的困难户、低保户和无法外出打工的留守大龄人。进厂务工者免费岗前培训,培训期间工资照发。在掌握操作技术后,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月工资固定2400元,包吃饭。该厂还专门为在家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人员和残疾人员设立了灵活性就业岗位,按量计价,来去自便。每人每月收入700到1000多元。据介绍,目前在场务工者有16人,进入销售旺季,用工人员将增至30多人。贫困户王雪英,46岁,两个孩子上学,家有老人需要照顾,豆腐厂刚开业,她就进厂务工,她说,“我每月固定工资2400元,加上加班费,连续十个月,每月都准时领到3000多元。”困难户孙雪,40岁,家有读高中和上小学的孩子,婆婆年迈多病,无劳动能力,他进厂后积极能干,有文化,成为了技术能手,主动帮助指导上岗新手。下班后另干一些厂里的杂活儿。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十月份老板生意好,我上满班,另外国庆节期间我又加班加钱,当月领了4000块钱。”(王广俊 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