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山县李庄镇结合乡村战略规划和乡村实际,因地制宜,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扮靓乡村颜值。
抓好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该镇组织执法队、保洁公司和保洁人员,对各村(社区)及乡镇街道环境进行统一整改。对各村(社区)存在的垃圾、秸秆进行收集清运处理,其次在各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对主干道旁的堆积物、垃圾废料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有主的堆积物要求限期搬离清理,对无主的堆积物和垃圾,由镇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
规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采用“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利益连结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李园新村农家乐、汪阁村菌棒厂、振兴社区香菇基地、贾楼村苗木基地,李庄镇根据4个贫困村自身条件实施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针对贫困人口就业难情况,结合村级工作需要,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全面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全镇现有公益性岗位务工人员447人,其中新开发岗位务工人员290人。同时,广泛发布县内企业岗位用工需求信息,推动贫困人口就业意愿与就业岗位对接。目前已帮助600名贫困劳动人口在县内就地就近实现就业、760名贫困人口实现外出就业,基本实现全镇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人口全部就业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励贫困群众发奋图强、齐奔小康。
改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匮乏是阻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李庄镇党委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脱贫致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好、管理好、维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根据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卫生改厕、四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项目建设,极大改善了镇“双基”建设,方便了贫困群众日常生活。
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化墙、建立乡村大舞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好公婆、好媳妇”“文明户”,弘扬乡村优秀文化,讲述身边崇善向德、乐善为民的身边好人故事,着力培育尚美乡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落地生根。(张雷)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