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新塘村,村民总能看到脱贫户沈孝召忙碌的身影:清扫村路、倾倒垃圾、擦拭公共物品的灰尘……不禁为其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沈孝召脱贫前,家庭收入低,负担重。近年来,通过村里帮扶,给他安置了村里的保洁公益岗位,于是家庭收入提高了,脱了贫。沈孝召的脱贫是该镇扶持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一个缩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镇党委、政府认为与其给贫困户点滴的物质帮助,不如帮助贫困户找到提高收入的门路,培养其工作技能,进而助脱贫,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困住了镇里许多贫困户外出就业的步伐,给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带来了困难。为保障贫困群众生活不受影响,确保不因疫情而返贫致贫,镇党委、政府针对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技能的情况,积极开发公益性和辅助性岗位,安排有相应技能的劳动力走上相应岗位,进一步拓宽了贫困家庭就业渠道,增加其工资性收入,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镇15个村街共开发保洁员、光伏电站护理员、秸秆禁烧巡查员、渠道清淤工等207个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了207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方好 张艳艳)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