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陈霞乡:摘掉穷帽子 展望新生活
2020-09-23 10:33:32 来源: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休宁县陈霞乡立足本乡实际,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健康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措施不断落实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双同步,着力解决全乡1365名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持续提高贫困户收入。
 
教育扶贫,扶贫扶智
 
“我儿子考上本科了,感谢政府的教育资助。”一大清早,在外务工的贫困户汪建设给帮扶人打来感谢电话。汪建设一家5口人,自己与母亲都患有慢性病,妻子身体残疾,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收入微薄,但夫妻两深知一个道理:再穷也要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然而面对两个孩子持续的学费支出,他们差点退缩。好在雨露计划、普通高中助学金、免学费等一系列的政策教育资助及时到来,帮扶干部及时帮助该户申报落实,免除了后顾之忧。如今大女儿已经高职毕业,今年小儿子又考上了本科。教育扶贫为贫困子女就学铺设了宽广的道路,为贫困家庭燃起了新的希望。
 
安全住房,安定人心
 
时值仲夏,热浪袭来,家住陈霞村冷水干组的贫困户朱振华正在卧室里吹着电风扇。这是一对苦命的老夫妇,女儿外嫁外省偏远农村,生活条件差。2016年27岁的儿子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身亡。夫妻俩年事已高且患有慢性病。家庭住房只是一个木头架子,鹅卵石砌出来的墙体,白天漏光,晚上漏风,只有门没有窗,夫妻两一遇到恶劣天气就担心自家房子安全。2015年开始,帮扶干部先后帮他家申报了危房改造、住房品质提升等项目,乡政府多方筹措补助了3万余元,如今他家房屋从瓦片到地面,从外墙到卧室都全部修缮好。“以前一到冬天就害怕,到处漏风,冷的很,现在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过日子了。”老朱高兴地说。
 
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吕阿牛是回溪村贫困户,老俩口平时在家里种点茶叶、蔬菜,自给自足,儿子在外务工,孙子上高中,一年难有多余的钱结余下来。2017年,帮扶干部到他家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还得知他曾经养过牛,于是就动员吕阿牛发展肉牛养殖,帮助落实了一头牛3000块的产业补助,补齐了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到2019年,吕阿牛的牛已经发展到5头,库区搬迁之前全部出售掉,一下多了好几万的收入。吕阿牛说:这笔钱打算存下来,以后还可以发展别的产业,或者给孙子上大学用。
 
新集镇,新生活
 
夜幕降临,一轮弯月高高地挂在天空,这是陈霞乡安置点陈霞新村又一个崭新的夜晚。位于商业街中心的广场上一群村民正在跳广场舞,响亮的音乐声和爽朗的谈笑声将移民安置的美好新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几年前,陈霞村这个拥有一百一十七户贫困户的行政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足,经济落后。然而随着投资近30个亿的月潭水库工程建设开工以及脱贫攻坚号角全面吹响,经过党委政府的谋划、推进、发展以及贫困户的自身努力奋斗,一座整齐划一的新村逐渐跃出图纸闯入人们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