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岗位上的人大多是一些收入不稳定的贫困劳动者,像家里有人生病的,不能外出务工的。有的家庭可能夫妻两人都在扶贫公益岗上就业……”泾县汀溪乡扶贫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向前来督查的该乡纪检干部介绍到。公益岗位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该乡坚持“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增加了扶贫对象的收入,促其稳定就业,同时也使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参与家乡建设,能够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向上向好的积极心态,起到“扶贫扶志”的作用。
针对扶贫公益性岗位可能存在的“吃空饷”或变相“吃空饷”现象。“喂养”式服务,让贫困群众“光拿工资不做事”,看似扶贫有成效,实际上带偏了节奏,扶贫成了“养懒汉”。近期,该乡纪委聚焦“保就业”开展监督,紧盯扶贫公益性岗位中的乱象问题深入各村各部门,认真查找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持续抓好政策宣传、岗位开发、岗位补贴、人岗对接,确保发挥公益岗位在兜底安置、稳定脱贫、防范返贫中的长效作用。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必须首先明确性质。公益性岗位不是做慈善,贫困群众“光拿工资不做事”,永远长不了“志”与“智”,丢不掉“拐杖”。公益性岗位也不是政绩工程,急功近利、造盆景式的帮扶,最终经不起时间和实践检验。公益性岗位更不是“唐僧肉”,倘若管理上漏洞百出,成了你争我抢的对象,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就成了个别人搞腐败的源头。”该乡纪委负责同志说。
目前该乡共有119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该乡9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其中生态护林员岗位58人,巡河员岗位12人,旅游厕所保洁员岗位2人,残疾协理员4人,其他公益性岗位17人。(江星)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