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张庄寨镇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解决了村民参与程度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党建做引领,乡村实现景美民富
前不久,在该镇武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内气氛热烈,几十名党员、村民代表正在讨论环境如何整治、哪块垃圾死角怎么清理,贫困帮扶对象如何确定。自从武楼村立了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党员参与热情高涨。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村里的发展,可几年前,情况并非如此。”武楼村民张某感慨道,环境整治工作开战前,大家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内垃圾乱丢、污水乱排。
那么武楼村如何实现“由乱到治”?这得益于该镇以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强化组织保证,该镇镇认真开展党员星级志愿服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此外,该镇还以支部为龙头,创新“支部+党员+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主动去参与,村民自治文明有序
灰砖白墙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干净平坦的水泥路连村入户……走进张庄寨镇的各个乡村,村庄干净整洁,农舍百花环绕,小菜园小果园硕果累累,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要是两年前你来这儿,怕是连一条好走的路都没有呢。”村民们快言快语地描绘起以前的“恼人”景象。 过去农村,没有四通八达的马路,雨天村间小路一片泥泞,污水乱排、垃圾乱丢、一到暴雨季节还要担心洪涝灾害。
近几年来,张庄寨镇着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修建道路、污水处理、房前屋后整治……一系列的措施让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张庄寨镇切实意识到维持农村环境整治成果,提高村民素质很重要,该镇的做法是让村民当“主角”,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主动摒弃了乱丢垃圾等不文明习惯。
党员亮身份 片区包保引入乡村治理
该镇还全面推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党员星级评定等工作制度,推动党员全面参与基层治理。
近年来,该镇16个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各自认领村里责任区,利用空余时间走访各自责任区,并承担着扶贫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扶贫帮困、扫黑除恶、综治维稳等工作,并收集平安建设、乡村治理和为民服务的实时信息,确保大小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上报并得到及时解决,乡村治理得到有效加强。
“现在越多越多党员村民愿意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清理屋前屋后堆积的杂物。”该镇洪河村的党员普遍认为,此举可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展示广大党员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乡村治,百姓安。该镇提升乡村治理质量,一方面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基层支部领着大家干;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党群议事、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平台,遇事大家商量着办,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乡村治理逐步进入良性轨道。(王姿涵)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