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急诊病人开辟绿色通道、送医生到合肥市大医院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大巴接偏远地区老百姓来体检、增添高端医疗设备……近年来,岗集镇卫生院在党建引领下,内外兼修,争创二级综合医疗机构,打造出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为民办实事。
乡镇卫生院改观大
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落后、技术薄弱...... 2017年6月前,辐射30万人的岗集中心卫生院处于低能量状态。如何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医院现状摆在了新一任院领导班子面前。
作为基层医院,业务素质放在第一位。请进来、送出去,请来省、市、县级医院专家坐诊开展中医中药诊疗、慢性病的康复保健、针灸推拿治疗;送院内骨干医生到省、市医院进修B超、胃肠镜、内分泌科等临床医技科室,提炼内功,提升业务能力。业务素质提升,赢得老百姓的心。
卫生院党支部打出“提振精气神,凝聚一条心”的口号,规范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全院80多人,根据不同年龄段职工,采取不同方式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中坚骨干人员,突出其业务能力,提供更高的平台;给年轻人以希望,提供学习机会。党支部通过民主学习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求同存异,共同为医院发展出谋划策。
短短两年间, 岗集镇卫生院变了:院舍焕然一新,就医井然有序,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广受群众的称赞。
无数细节暖人心
一点一滴,汇聚细流,岗集卫生院在老百姓心里口碑越来越好。以前有病都去合肥看——因为医疗条件好,现在老百姓都愿意选择在家门口就近就医。
12月5日上午,岗集镇金岗社区流入人口王女士带着宝宝来到岗集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打预防针。这一次来让她很惊喜,大厅色彩鲜明,灯光柔和,头顶上是小朋友喜欢的海洋元素图案。“现在不需要人挤人排队,打针通过机器取号叫号,真方便!”
从9月开始,岗集卫生院计免科开始筹备实行“6S”管理模式(“6S”是指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一颗爱心、一张笑脸、一双热情的手,主动热情提供服务和帮助,温馨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让群众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2019年1月以来,岗集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0-6岁婴幼儿,一类疫苗17655人次,预防接种为孩子们建起了一道健康防护墙,宝宝安全妈妈安心。
12月16日,记者随着家庭医生王庆走进胡女士家中。随车而来的是40箱腹膜透析液。王庆一箱一箱扛上4楼,堆成小山的透析液只够身患肾病的胡女士用一个月。两年前,拖着虚弱的病体,胡女士跑县医院购买药物,对贫困的她来说,雪上加霜。如今,卫生院主动从县医院购买药物送到家里,胡女士感激不尽。
55岁的司机郑先生在合淮路上开着车突然头晕,他停好车走进卫生院。内科护士长薛山玲一量血压,“187,112”。二话不说,先安排病人吃药、住院,第二天等家人赶到再补办住院手续。
找准定位 扩建项目
近年来,岗集镇经济腾飞,社会事业也在努力跟上前进的步伐。岗集镇辐射人口30万,周边20平方公里内无上规模的医院。卫生院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集思广益,研究医院发展道路。党支部提出“抢抓发展机遇,业务服务都要硬”的发展思路。
争取世行贷款,提升设备,买来第一台CT机;扩大业务范围,争取学龄儿童牙齿窝沟封闭治疗和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先进村帮扶后进村,理顺双庙村、四十埠村、张庙村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双庙村卫生室原有村医3人,因个人原因相继离开,斗镇村卫生室来托管双庙村卫生室。岗集镇卫生院院长黎陶和岗集镇卫生院书记童辉亲自带队,利用一周时间,逐家挨户走访贫困户,政策讲解,同时开展签约履约工作。通过托管,双庙村卫生室的正常业务得以开展。
2018年10月,卫生院决心争创二级综合医疗机构,通过全院职工的努力,目前已经通过评审,进入公示期。
卫生院硬件设施制约发展,首先是病床不够。通过努力,卫生院二级医院建设已列入2020年长丰县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二级甲等医院标准,预留三级医院建设提升。(候宏莉 王权 黄琼 )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