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后的这几天,气温陡降,天空飘来的几朵雪花更增添了一丝寒意。
11月25日,家住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谭棚镇周小庙村71岁的周立魁和几位老人坐在墙根下,饶有兴趣地看着电工们架线、安装配变施工。虽然气温寒冷,但是,他们感到他们村电网改造施工这事,就像冬日里喝上一杯浓浓的热茶,暖到心底。
“天冷了,这电一改,有‘劲’了!俺孙子前几年从外边给我买的电暖气就能用上了。”说到这,周立魁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周立魁老人所住的周小庙村地理位置偏僻,全村700余口人仅用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人多“粥”少,一到冬、夏用电高峰家用电器就成了“摆设”,中看不中用了。
近几年,随着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空调、冰箱、电磁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走入寻常百姓家中,部分农村电网已不能满现代农村、农民的需要。拥有230万人口的临泉县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70万之多。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致使用电负荷激增,供用电矛盾凸显。面对这一现实,当地供电公司在依靠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资金投入。 2016年以来该公司农网工程建设总投资7.48亿元人民币,共有964个包项目,改造后,供电可靠率达99.80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2%,户均容量从1.6千伏安提高到2.3千伏安。
农网升级改造的“春风”也吹到周立魁老人所住的周小庙村,通过勘察设计,一份总投资89.64万元的计划项目书纳入施工议程。这几天,机器轰鸣、叮叮当当的施工声音唤醒了这个偏僻的小乡村,也吸引了像周立魁老人一样的村民们的目光。看到电力部门施工人员冒着严寒架线、安装配变施工的一招一式,就像农村过年看大戏一样打心底喜欢。
这不,刚才周立魁老人还和那帮老伙计“炫耀”着他孙子给他买的电暖气能用了,看来,这个冬天有了强劲的电力,周小庙村今冬更温暖。(王建)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