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杨庙镇:铸就实践魂 开展文明行
2019-10-14 15:41:02 来源:

       “湿垃圾是指日常生活垃圾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像剩菜剩饭、破菜叶、烂水果就属于湿垃圾。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比如:餐盒、餐巾纸、湿纸巾、卫生间用纸、塑料袋……”近日,在杨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村民们正在听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要学会利用新时代的全媒体,在报纸、网络、公众号等一系列公众平台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让更多年轻人看见。同时,与马郢共同打造文化旅游教育产品的行知学堂,以服务学生的先天企业优势,将摸秋等一系列耕读文化带入中小学课堂。打造‘劳动体验教育 ’的乡村旅游新形象。”一场关于民俗与旅游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论坛上,宋业国作为合肥市民俗学会的常务理事说到。

如今在杨庙,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天都在以不同方式进行。杨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正于一件件便民实事、小事中浸润着百姓生活,让村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呈现出一派文明新风尚,汇聚起文明建设的磅礴正能量!

资源整合 激发活力

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镇中心院、学校、计生、司法、环保、综治、文化、派出所等多个站所资源,统筹协调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使之成为杨庙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坚强阵地,成为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生动课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美丽杨庙、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平台。

杨庙镇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广泛动员领导干部、农技专家、红白理事会成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多部门50余人,组建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始终围绕“群众是主角”,“眼”向基层、“面”朝群众,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经历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科技等工作实际,分类开展理论宣讲、 “迎春送春联”活动、“杨庙马郢第二届马郢乡村春晚”联欢会、科普知识展活动、送戏下乡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志愿服务+强心聚力

怀着强烈的答卷意识,杨庙开启“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聚力。

“志愿服务+基层党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建为抓手,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凝聚党员力量,发掘党建资源,激发组织活力,夯实党建基础,帮助群众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

“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杨庙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推进文明实践的强势支撑来抓,通过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实现环境回归、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杨庙。

“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招募各助力乡村振兴的志愿者526名,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把村庄、田野和乡村生活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让农户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角,把旅游扶贫作为始终不渝的目标,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杨娟娟)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