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将积分制与村民生活联系起来,把乡村治理方式由“要我干”转为“我要干”,实现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洁净美”,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积攒多少分了?”“准备兑换什么?”近日,在濉溪镇王冲孜村,村民们在振兴超市中拿着手中的“积分”高兴地兑换所需的物品,这些积分都是群众通过志愿服务、打扫庭院、遵守村规民约等事项获得的。
“本来打扫自家的房前屋后和院子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现在村里搞一个‘积分’活动,不仅我们自己住的舒服,还能兑换物品,两全其美啊!”王冲孜村民刘超翘起大拇指说。
自2018年以来,濉溪镇王冲孜村坚持党建引领,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使村居环境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迈进;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群众微信群等方式,大力传播文明新风尚,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建立“积分制”管理台账,让文明之风吹入千家万户,使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
“自从积分制工作开展以来,村内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清洁卫生的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濉溪镇王冲孜村党总支书记王浩说。
同样实施积分制的还有蒙村,“不管是牙膏、洗衣粉、抽纸、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带着积分就可以直接到振兴超市进行兑换,真是太好了!”村民赵红如是说。
濉溪镇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举介绍,“积分制”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村将进一步更新积分细则,及时张榜公开,真正把“村务事”变成群众的“家务事”。
“小积分”撬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转变”,通过移风易俗、孝老敬亲、家庭和睦、团结邻里、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建设中,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刘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