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城县张母桥镇境内的一片耕地上,挖掘机正在清理荒地上的杂乱树木,一旁已恢复好的耕地上,已经有村民正在协作播种油菜,该片土地原本撂荒多年,逐渐长满了杂乱无章的草木。为了抢抓时节品种茬口,张母桥镇长堰村在对土地翻耕后便因地制宜组织村民种植油菜、小麦、等不同的农作物,将闲置撂荒的土地变成种满粮食的“希望田”。
为积极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长堰村第一时间行动,提出“五子”策略,确保耕地图斑整改强力推进。一是清底子。出台耕地图斑整改工作方案,将耕地恢复任务数明确到组、压实在人。村两委干部下沉一线走访地块,建立土地“花名册”,为后续恢复提供坚实保障。二是查因子。针对林地、坑塘水面、撂荒地、建设用地等不同占用情况,联合组长村民详细核查耕地流出历史原因,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健全监督职能。三是开单子。对耕地恢复任务因地施策、对症下药,确保图斑科学、高效更改落实到位。四是给票子。在市政策基础上,对行动快、成效好的组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村社“源动力”。五是扬鞭子。实行“日排名、周考核”制度,由后进单位在周例会上进行表态发言。同时将耕地恢复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对标对表严格奖优罚劣。
下一步,张母桥镇将继续高位推进耕地恢复工作,持续坚持“良田粮用”的原则,以硬措施坚决守护好耕地红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朱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