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西城人家车库雨棚项目”投资约55万元,解决了居民反映的车库出入口雨水倒灌和雨雪冰冻打滑问题;“西城人家小区道路项目”投资230657元,铺设长363米、宽7米临时性道路,解决居民回迁出行困难问题;“快乐健身村、社区添置健身器材项目”投资约23万元,为10个村(社区)配备12套健身器材,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运动的乐趣;“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约60万元,打造了多功能室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相关的软件设施,提升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王冲孜村路灯项目”安装新太阳能路灯33盏、维修路灯191盏,3条主干道路灯焕然一新,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
一串串数据、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变化,连接着濉溪镇151名人大代表有力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受益者。
濉溪镇人大结合群众需求,以村(社区)为单元打造了28个村(社区)级代表联络点,把“民意直通车”开到了群众“家门口”,让群众随时随地就能“说事”;引导各村(社区)和辖区行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共享共用理念,实现“一花独放”向“百花满园”转变,既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又体现了人大元素,激发了基层实践建设活力。
以实施“聚民意 惠民生”为抓手,创新构建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闭环运行、多位一体模式,促进代表履职更高效,确保民意反映有回声。充分利用每月人大代表活动日,不定期开展进村(社区)活动,保证代表联系群众更紧密、获取信息更广泛、履职活动更丰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点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作用,紧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痛点、难点和薄弱点,积极探索实践,充分利用“老支书说事室”特色党建品牌平台,使人大代表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当好社会情绪的“舒缓器”、社会和谐的“守护者”,拓展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空间,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刘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