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党建引领“红色物业” 推动小区垃圾分类
2023-08-31 16:45:43 来源:
党建联盟聚合力,垃圾分类齐参与。为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联盟运作模式,积极发挥“党建红色”力量,助推垃圾“绿色”分类工作,多举措打造省委大院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长效推进有强度。垃圾分类工作在省委大院小区启动以来,社区积极成立“红色物业”联盟,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由社区牵头组织小区党委、物业党支部、小区妇联、业委会联合形成垃圾分类组织协调组;社区网格员、红色小管理、庐州街坊、物业楼栋管家组成发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力军;物业及保洁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坚持以党建引领,立足小区居民实际需求和问题导向,注重党建与垃圾分工作的深度融合,将“红色物业”融入基层小区治理。同时,坚持开展“党建红+志愿红”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强力推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红色物业”联盟在多方推动下形成垃圾分类共治点,顺利开展撤桶并点、入户宣传、桶边引导等工作,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合力。
 
0001.jpg
 
宣传倡导有广度。“红色物业”成立后开展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敲门行动。省委大院小区撤桶并点前,物业联合社区集中5天时间,采取 “红色小管家+庐州街坊+网格员+物业管家+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组合,通过“敲门入户”“小手拉大手”等宣传活动,全面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印发《致广大居民一封信》和垃圾分类知识小册子,送告知书共计约800份,逐楼逐户告知各家每户相对应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具体位置、撤桶时间、分类方法、定时投放时段等。指导居民怎么分,引导居民分了之后往哪里投,让居民逐步理解、接受支持撤桶并点,有效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开展垃圾分类社区宣传活动。利用社区电子屏、小区58块楼栋宣传牌,张贴公示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在小区的主入口及显目位置的楼栋外墙制作5处垃圾分类口号,在小区人员集聚的小区广场创新绘制1处孩子们喜爱的跳格棋;在小区主干道绿化带中制作6处景观小品;在垃圾投放站附近的灯杆上制作6处灯旗等,通过多种形式在小区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社区党员活动日,学习宣传学习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居民和党员微信群,逐渐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0002.jpg
 
垃圾分类工作有举措。在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始前, 社区督导员带领物业公司碧桂园服务对6个投放点设施设备进行调试维护,保证通水通电,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按要求配置规范48个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确保垃圾分类收容器满后可以替换,同时对原先撤过桶的2点增设提示最近的垃圾投放站点的位置。正式启用时,小区每个投放点至少配备 1名桶边分类督导员,佩戴红袖章,按照上级规定时间到岗,每个点位的分类督导员进行一天至少6次的叮叮打卡,督促引导居民现场分类投放;社区和物业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开展至少5次以上的面对面传授分类,碧桂园服务严格要求个点位的分类督导员,负责垃圾分类投放点的环境卫生工作,每天都会对垃圾箱进行擦拭,每周会对垃圾箱周边进行冲刷清洗,确保分类点干净卫生。为了方便辉达公司开展分类运输行动。物业公司将分出的厨余垃圾集中到小区后门口,方便集中清运,严格执行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日产日清,严禁先分后混,在各个垃圾分类点位建立台账,登记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量。
 
0003.jpg
 
垃圾分类活动有新意。积极对接辖区安徽省林业局、公益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契机,以点带面引导广大社区居民践行垃圾分类,做实垃圾分类工作,建立物业管家、红色小管家、庐州街坊、小区妇联物业代表为主,积极链接辖区共建单位和中小学生等志愿者群体,组成垃圾分类义务宣传服务队伍。充分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diy”“大手牵小手”趣学垃圾分类活动,教育辖区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督促居民在家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主要是把家庭厨余垃圾分出来。垃圾分类督导员,对丢包等混投错误行为进行现场制止纠正,促进居民习惯养成。另外,红旗社区链接辖区单位国元证券合肥分公司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开展“关爱环卫工 暑期送清凉”活动,慰问辖区垃圾分类点一线环卫工共计2次。
 
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通过“红色物业”联盟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有效的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做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全方位多频次的开展了多项社区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分类、自觉分类的良好氛围。红旗社区积极探索贴近群众的垃圾分类宣传方式,深入推动加强源头分类宣传,努力实现垃圾从“扔进桶”到“分类扔”,让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和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落地生根,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的新举措,让垃圾分类,扮“靓”小区,奏响“红色物业,和美小区”幸福曲!(李丽 樊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