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小巷,黛瓦粉墙,阳光洒落在整齐的青石板路,转过街角,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映入眼帘。日前,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舒城县晓天镇进行调研实践,同学们在晓天镇街道党支部书记朱枫林的陪同下,对晓天老街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及现状进行了实地参观调研。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晓天老街,是皖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徽派古建筑群。老街长约700米,宽3米,始建于元朝,成形于明清时期,建筑为徽派风格,风格自然古朴,清净优雅,历史风貌至今保存完好。
实践队首先来到江家大屋,详细了解了江家大屋的历史,认真观看了重新修缮后的每一栋建筑和历史文物。江家大屋为乾隆年间江氏先祖所建,穿堂“七进六厢”,每进深10米,宽8米,系老街当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宅。第二进“独梁厅”更是独具一格,仅一支独木横梁承托三间,横亘百年而不朽,承重万斤而弥坚。“在抗战时期,江家大屋独梁厅是安徽省第七临时中学的教学区和大礼堂,后来这里也做过卫生院、敬老院,是很多代人的记忆。”一边聆听着介绍,同学们一边询问着老街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做法和下一步的计划。
早在2013年,晓天老街就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老街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023年7月,晓天老街被确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目前,老街的修缮和修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这两年正在推进老街修缮改造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复原古建筑的原始风貌。”朱枫林向实践队介绍道,“不少先前混凝土修复的东西,我们都要重新修复改造。包括这些门,木质沉淀之后会按照老屋原本的样貌复原;还有这地板,用的是特制‘三合土’。”
除了修复,街道居委会也特别重视老街历史文物的传承和开发。江家大屋的大门旁侧摆放着一个陈列架,摆着当地的一些非遗手工艺品:油纸伞、蒲扇、桐油等。“还有兰花香囊,我们经过多方调研后研发的特色产品,里面有兰花,并含有几十味中草药。这里气候湿热,蚊虫多,香囊可以防蚊虫,也有养神的功效。”
调研中,同学们对当地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并表示将好好总结这次的实践活动成果,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做好宣传和推介。(朱枫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