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感谢来俺村收割小麦,大中午的吃饭吗?俺这有免费的盒饭还有绿豆汤,来吃饭了,吃完饭再干活。”连日来,在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的田间地头,村民赵某热情的对多位收割机手如是说。
近日天气风雨无常,爱心村民赵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抢收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得有收割机作业,咱得考虑到收割机手吃饭难的问题,照顾好他们,以后他们还会来咱王堰村帮咱村民收割。”送爱心饭盒的路途中,本村的收割机手拒绝了他的邀请,都笑着说:“家离的近,留给外地的收割机手吧,他们更需要,谢谢你的这份心意。”
连日来,赵某提前炒好菜,荤素搭配或者烩菜,烧好一大桶绿豆汤,细心地将饭菜放进餐具里,配备好饭盒、筷子等放到三轮车里,在炎热的天气里骑着车子寻找收割机手,看到他们吃上自己准备的爱心盒饭,心里才踏实。午季收割以来,赵某每天送出的爱心盒饭有20份左右,成本在7元左右,用一次性碗,更多的时候用收割机手的茶瓶、杯子装绿豆汤,方便师傅随时喝到,解暑降温,利于收割作业。快餐服务到田间地头不仅为机手节约了大量作业时间,也进一步加快了麦收进程。
据悉,赵某为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村民,男,退休工人,退休后在王堰村白杨路附近开了一家快餐店,将近2个月前,一次一位老人在附近走着,神情不悦,赵某主动与他聊天时,老人说:“老伴不在家,我也不会做饭,还忘了带钱,怎么解决吃饭。”赵某了解情况后当时立即打包好饭菜给老人,在老人的再三推辞下送到老人手中。自此,赵某去打字社打印印有“75岁以上老人,免费吃盒饭”的宣传牌,为了让更多老人能吃上热乎的饭,他把此消息发送到王堰村村民组群里。有次一位老人闻讯赶来,一看赵某是本村的熟人就不好意思了,赵某热情地说:“陌生人都能吃,咱这熟人更能吃,即使没有这样的活动,来到家里也得管吃”。
在“全国文明村镇”刘桥镇及王堰村,每天都在发生各类暖心的事,涌现出一大批各级各类“好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爱心与真诚温暖了这个文明和谐的镇村。(赵鹏程 吕慧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