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小麦抢收关键时期,收麦困难“好人”的午收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为帮助身边收麦困难“好人”解决实际困难。濉溪县刘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帮助本村“好人”收割小麦。
关帝庙村18年来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的“好妻子”“中国好人”杜银玲,家里丈夫瘫痪在床,公公双目失明,只有自己一个人收割小麦,关帝庙村主动联系收割机帮助收割,志愿者忙着装袋、搬运确保粮食安全送到家中。
刘桥村耄耋老人照顾又聋又哑女儿五十多年的90多岁“淮北好人”贾秀英,自己年龄大,每天都要寸步不离的照顾女儿,今年午季收割期间下雨频繁,天晴后,抢收是关键,刘桥村志愿者主动作为,帮助老人收割装运。
前吕楼村好丈夫愿做妻子一辈子的眼睛,照顾盲人妻子蒯爱君几十载的70岁“淮北好人”吕维久在田地里不停的说着:“我年龄大,身体也不大好,谢谢各位志愿者的帮助,非常感谢。”
彭楼村七旬老人拾金不昧,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73岁“濉溪好人”孟书娥,老伴朱学俭因脑梗落下半身不遂,经过治疗和康复锻炼,已能够推着轮椅行走,孟书娥年龄大,行动不便,彭楼村志愿者帮助老人收割小麦,解决难题。
濉溪县刘桥镇一直以好人文化带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在人流量大的云集路道路两侧建设“好人大道”展示好人事迹,各村公开栏公开展示本村“好人”感人事迹,王堰村建有乡风文明馆弘扬好人事迹。春节、中秋节慰问身边困难好人,同时,刘桥镇组织各级各类好人进行“好人宣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镇村合力营造浓厚崇德向善,向好人学习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镇入选“中国好人”8人 、“安徽好人”8人、“淮北好人”30人、“濉溪好人”37人,好人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县前列。今年是刘桥镇连续第4年为身边好人等困难群众提供义务午收服务,礼遇身边困难“好人”帮助收麦颗粒归仓。刘桥镇始终注重深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站、点等平台,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文明,弘扬道德好人模范。下一步,刘桥镇将继续开展各类帮扶身边困难好人的活动,办实事、送关爱、暖人心,做好困难“好人”及群众的“身边人”。(赵鹏程 吕慧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