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农村公墓墓园逐渐成为村民们回乡扫墓的集中地之一。近年来,为深化殡葬改革,营造文明乡村,舒城县百神庙镇坚持政府主导、村级参与、公益惠民原则,积极推进公墓建设。
建设乡村公墓,是百神庙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化移风易俗、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公墓建设,百神庙镇根据“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方针,因势利导,将政府主导、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加强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积极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正确、文明的丧葬观念。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发动群众干、带头干作用,厚养薄葬,让殡葬改革工作慢慢被群众接受、理解。”百神庙镇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汪诗书这样说道,目前,中心村公墓近200座墓穴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同时百神庙镇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在尊重让逝者“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基础上转变过去烧香、烧纸、供品祭拜等旧风俗,引导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殡葬新风尚,使移风易俗工作更“接地气”。积极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让群众了解到建设公墓可以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减少在祭祖扫墓中可能发生的火灾隐患。
下一步,百神庙镇将加大对公益性墓地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提倡文明、节俭安葬,树立文明、节俭、绿色、节地的殡葬新风,营造乡村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林晨 马晓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