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棠树乡将公益性岗位管理使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实现脱贫人口乡内就业,人居环境人人参与。通过整合各村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公益性岗位人员,不仅使公益性岗位扩容增质,开发管理更加规范,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大大增强了群众环卫意识,群众的荣誉感幸福感指数不断上升,涌现出一大批美丽庭院,清洁村庄,使得农村环境越来越好。
多措并举开发岗位。为鼓励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棠树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岗位设置全部严格依据政策要求和工作需求,科学合理、因事因需设岗。同时,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广泛招聘周边群众,线上利用朋友圈、公众号、短视频等科技媒体宣传公益性岗位就业政策,线下在公示栏张贴招聘公告、大喇叭播报、邻里入户宣传等方式向有意愿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在公益性岗位利用上,棠树乡大力提倡各村开发岗位。棠树乡农经站使用光伏收益资金统一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如保洁员、秸秆禁烧员等等,林业站在区林业部门指导下开发生态护林员,项目办在县交通局指导下开发护路员,各村利用集体经济收入资金开发保洁员以及其他临时性用工岗位等。
人员整合统筹管理。在人员配备上,通过整合各村护林员、护路员、环卫公司保洁员、光伏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统一管理,专职负责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利用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四员”到户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乡、村、组、“四员”四级网格管理,明确包保责任人,分责任区挂图作战,建立“镇负责、村为主、组落实、户联防”的管理机制。在财政保障上,提高拉平“四员”工资水平,使得岗位管理更加公平规范。提高岗位人员积极性。为公益性岗位管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健全机制严格考评。该乡不断完善公益性岗位考核机制,已形成“日通报、月考核”管理方法,同时研究制定考评方案,为公益性岗位考核提供依据。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方面,出台了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强化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纪律,规范工作职责。通过严格考评,奖惩并举,比学赶超,逐步提升各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际考评中,人居办成立督查组深入村组田间督导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重点村重点安排,做好巡查登记,发现问题后通报到村,并要求限时整改,各村根据集镇办考核反馈的问题,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问题通报,形成考评清单上报至集镇办,作为月底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同“织网”一般织密乡村就业致富网。(王韬 马晓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