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保义镇:二月二龙抬头 五彩龙舞起来
2023-02-23 15:17:50 来源:
2月21日,对于淮南市寿县保义镇来说,是一个锣鼓喧天欢乐吉祥的日子,因为这天是农历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006.jpg
 
当日,在保义集街道上,伴随着喧闹的锣鼓声和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身着五色彩衣的舞龙人挥舞着不同颜色的巨龙踩街巡演,来自当地和周边乡镇以及寿县、凤台、六安等地的游客汇聚一块,街头巷尾甚是热闹非凡。
 
008.jpg
 
传说,明朝洪武年间,黄、夏、张、洪、常五大家族相继迁入寿州南一处地势高岗的地方,叫余家冢,因地势高又做为渔民晒网、休憩之地,故有“晒网滩”之说。为繁衍生息,和睦相处,保住义气,五大家族共议将余家冢改为保义,保义集也由此而生。为表示友好和睦,和平共处,五大家族共建“五福庵”(“五福庵”已倒塌,但现仍有部分墙体和残砖碎瓦),以祈求上天庇佑。由于保义集属江淮分水岭地区,时常久旱无雨,农历二月初二又为龙抬头之日,五大家族决定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由各姓氏自扎黄、红、青、蓝、白五种颜色祥龙沿街舞耍,家家户户都准备炮竹迎接祥龙的到来,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一方平安,充分体现了五大家族的和睦相处。
 
007.jpg
 
扎龙灯的竹子是用生长多年且韧性极好的荆竹,龙头的骨架扎成后糊上彩纸,彩纸上贴满用金箔纸制成圆锥状的“鼓钉泡”,安装两个彩灯泡做龙眼,用上色的上等丝麻做龙须,把龙头装扮得目光炯炯、须髯飘飘、威风八面。龙尾是扁的,像鲤鱼的尾鳍,还有许多刺,龙头和龙尾都有许多彩色纸片做成的鳞甲。龙身由若干竹条扎成圆筒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透光效果较好的白布,里面点上蜡烛,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舞动起来银光闪烁,煞是好看。(顾明  管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