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淮北市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和《濉溪县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方案》部署,积极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管理,濉溪县刘桥镇积极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各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精准聚焦到学生之中,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带动整个乡村。广泛发动镇域内广大中小学生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延长环境整治宣传链,形成“一人宣传、全家受益”的良好氛围。号召全镇全体学生以“小手”之力量拉动家长的 “大手”之力度。
加大统筹部署,下好环境整治“一盘棋” 统筹“一张网”
刘桥镇紧跟上级部署,为确保人居环境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多次召开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观摩会,成立了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督查组,下发了《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刘桥镇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督查方案》等,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并将环境整治触角延伸到中小学校之中,积极发动全镇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来。谋篇布局,下好环境整治“一盘棋” 统筹“一张网”。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刘桥中心学校“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方案》,明确活动领导小组、指导思想、主题、活动对象、活动内容等,把“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作为本次实践评比活动的主要内容。按照“居室卫生干净。做到卧室通风透光,被褥勤洗勤晒;客厅窗明几净,家具摆放整齐,墙壁无灰尘,地面无污物;厨房卫生干净。讲究饮食卫生,灶台干净整洁,厨具摆放整齐,杜绝蚊、蝇、鼠、蟑的危害;庭院及房前屋后卫生干净。清除房前屋后杂草和积存垃圾,保持庭院清洁干净。清理院落杂物,门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院落物件有序摆放;生活垃圾处理规范。不得将垃圾堆放在庭院周围,不得倒在路边、田边、河边,不得就地焚烧,要及时将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庭院绿化美化。绿化美化环境,修建花池、种植花草,打造环境优美、花果飘香的卫生庭院”的标准。向师生大力提倡“四勤两参与”:勤洗澡、勤换衣、勤打扫、勤收拾,师生带动家庭及身边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提高师生家庭的知晓率、满意度、参与度。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
向全镇4900名中小学生印发了《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和《刘桥中心学校“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方案》,并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主题班会、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校园宣传栏、电子屏幕、广播等载体,深入宣传“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的重要意义、评选标准、活动内容和具体措施。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宣传力度,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浓厚氛围。
加强评比评优,表彰先进
刘桥中心校团委、少工委开展了以“创建美家美院,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一季度进行评比一次,分别评出“劳动之星”30人、“组织之星”8个等,并对他们进行表彰,观看他们环境整治图片及影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学生“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的成果,对全体师生起到了极大地宣传教育作用,有力地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与认可度,为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加强志愿活动,以志愿力量助力环境整治
刘桥中心学校定于每周五下午安排六至八年级学生和镇域内13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轮流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小志愿者们头戴志愿者帽子、手持垃圾袋在刘桥镇道路沿线细心地捡拾垃圾,并向行人宣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卫生、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大力筑牢“小手拉大手、共筑整洁优美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学生示范带动家长、周边及社会,小手拉大手,共同参与劳动为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贡献青春力量。扎实提升镇村生活环境质量,全力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大参与度,提升思想责任意识
发动学生和家庭积极参与,努力做到“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争做文明生活的倡导者、时代新风的传播者、美好环境的捍卫者,组织学生参加“小手拉大手,美家美院劳动实践评比活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既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深远的劳动课,又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进一步带动了学生家长们的思想转变,增强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与认可度。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及“打造皖北城乡统筹发展示范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刘桥”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责任和力量。
据了解,今年以来,刘桥镇紧紧围绕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建立“一把手抓整治”的工作机制,镇党政主要领导一线指挥、亲自督战。与此同时,精准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先后20多次召开推进会、调度会、测评会、观摩会等,大力推进领导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法,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赵鹏程 吕慧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