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了,找不到疏通方法,这次终于通了,为了这条支渠通水,不知道他们跑了多少趟。”4月12日,在寿县三义支渠正式疏通之时,寿县刘岗镇三义村党总支书记张世柳与在场的群众交谈时说。
他们口中的这条支渠,既有历史遗留,也有人为原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三义街道有人陆续在渠道上建房,加上过去居民倾倒生活垃圾,导致街道段淤实堵塞,成为典型的“肠梗堵”、臭水沟,瓦东干渠的水只能到三义街道以西,以东塘面村基本上用不上水。
“缺水是我们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每到干旱年份,我们最大的期盼就是三义二级电灌站能抽出水来”。这是省引江济淮集团驻塘面村第八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在村走访时听到群众最大的心声。村民印象颇深的是2019年大旱,全村1.46万亩地、受灾面积达1.1万亩,其中0.45万亩颗粒无收。
塘面村没有外水可引。淠史杭灌区瓦东干渠是刘岗镇唯一可用的外水,但流经邻村的三义村。位于三义村的一级电灌站和三义支渠可以将水抽到塘面村,但是街道段淤实堵塞,水过不来,塘面村用不上水不说,还导致村内的三义二级电灌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废弃状态。因此,解决塘面村的缺水问题,工作队必须将眼光放到塘面村之外的三义村,一并考虑。
驻村工作队全面分析了塘面、三义两村水利设施情况,主动联系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公司)寻求技术支持。总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支援编制了《寿县刘岗镇塘面村乡村振兴水利规划》等,产生的300多万元规划设计费,以支援乡村振兴为由全部免除。同时,驻村工作队多次到省水利厅、省淠史杭管理总局等水利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目前,三义二级电灌站更新改造也列上日程。
三义支渠疏通谈何容易?由于历史原因,多家施工单位均没能彻底疏通。选派第一书记余渊曾在省水利技术转移中心工作过,对省内外先进水利实用新技术均有所了解。通过反复斟酌、比选,认为在不影响30多户居民房屋建筑的前提下,只有泥浆泵清淤技术可行。工作队立即将此办法的可行性向寿县刘岗镇党委、政府汇报。镇领导高度重视,研究拨付9.2万元维修资金用于三义支渠街道段清淤疏浚工作。
清淤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驻村工作队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清淤疏浚。通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短短的300多米渠道,清出淤泥2000多立方米,清出来大量的砖头、瓦片等垃圾。目前,一条畅通无碍的支渠呈现在村民眼前,昔日的臭水沟也不复存在。为感谢塘面村工作队的帮助,村民还专门送来了“疏通三义支渠,惠及两村百姓”的答谢锦旗。
据悉,三义支渠的疏通,基本解决了三义街道以东、三义二级电灌站下游8000亩农田生产用水,惠及31个村民组。(楚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