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濉溪县刘桥镇乘势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打造“一城四园”发展新格局,但同时也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较慢、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刘桥镇积极探索符合刘桥实际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整镇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工作,蹚出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
刘桥镇探索启动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重点打造3种经营模式的典型示范社。一是股份制合作社,以王堰村和孟口村为代表,农民将土地或资金折成股份入股到合作社,到年底扣除经营成本和提取5%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给所有入股的农民分红。两个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0万左右的增收。二是土地托管型合作社,以任圩村和留古村为代表,农民将土地以承包的形式交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利用规模土地发展种养殖业。据统计,任圩村2021年种植阳光玫瑰面积271亩,产果60万斤,亩均增收4万元以上,人均收入2万多元。三是服务型合作社,以杨庄村、干庄村为代表,发展劳务服务业务,为企业或者农户提供劳动力或其他生产资料服务。
在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中,刘桥镇整合资源力量,逐层传导工作动力,协调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的推进合力。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刘桥镇聚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专家服务团,柔性引进了农业、司法、商业、教育、金融等领域人才专家22名,分别从养殖技术、市场销售、风险规避等为合作社提供指导服务。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财政奖补资金、扶强扶优等上级政策资金2000多万元用以支持合作社发展,采取镇政府补助、各村自筹,引导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解决合作社初期运转难题。三是强化政策扶持,积极申请上级政策扶持,整合全镇涉农部门职能,融合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政策,及时兑现集体经济发展奖补资金20万元,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工作列入书记述职评议内容。四是强化顶层设计,采取积极稳妥的推进思路,2021年筛选王堰村试点探索、先试先行,2022年整镇推进、全面提升,不断深化发展成效,全方位持续发力,不断擦亮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夏显标 尤佩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