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安康码”“行程码”俨然成为生活的一个“随身码”,成为人们手中一个特殊的“身份证”,已经成为出入各种场合的必备凭证。
“你好,请测量下体温,请扫一下安康码和行程码。”黄山区耿城镇城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对来访人员说。
“你接种过疫苗的,这边用皖事通扫安康码,安康码就会变成金色的,还会显示金色迎客松的图案,还要用微信扫行程码,要出现一个绿色的箭头才可以。”志愿者正在手把手的教着村民怎么使用扫码使用皖事通和行程码。
“这个我不会搞,去哪里都需要扫码出示安康码,现在还多加了一个行程码,搞得我一头雾水,我年纪大了,这些手机上操作的我还真不太会,也没有人教我。现在没有这些还真不行,去个超市都要扫这两个码了,马上送女儿去外地上大学读书,这个扫码的操作肯定是少不了的......。你退出来,我自已操作一遍,加深下印象嘛。”前来办事的村民张移山说道。
现如今,在耿城镇每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厅入口处的醒目位置都摆放着防疫提示牌,提示“请扫健康码、行程码”“请主动佩戴口罩”等内容。在志愿服务台处每日安排一名志愿者对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扫码并登记,提示佩戴好口罩。并同时向来访群众介绍安康码和行程码的使用方式。
为进一步做好“两码”推广应用,切实为群众生活带来便捷服务,耿城镇采取“线上+线下”宣传,通过入户宣传、腾讯为村转发、张贴通告、设置展板以及上门教学等多种形式,扩大“两码”的群众知晓率。现在村里七十多岁的老大爷都会使用“两码”,使“两码”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绿色通行证”,真正成为便民、贴心、暖心的民生工程。(曹雨 邹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