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二郎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结合部,是古往今来的交通要塞和商贸古镇。今年7月份以来,按照县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决策部署,二郎镇创新理念,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把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来抓,在全镇掀起环境整治热潮,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二郎再上新台阶。
“你看,公路两边的破旧墙壁都被拆除了,我们用空心砖做成了烽火墙,公路沿线的绿化带都用栅栏围好,既美观又大方。”提到环境整治,二郎镇卓岭村村委会主任、党总支副书记董江平如是说。
据董江平介绍,二郎镇是宿松县通往山区乡镇的门户,县内主干道宿两公路从卓岭村穿境而过,在该村境内长达4.5公里。公路边有个汽车修理厂,以前有不少废旧轮胎在门外路边乱堆乱放,很是扎眼。整治后,废旧轮胎被搬进了院子内,得到了有序堆放。有一户人家,门前堆放的全部是柴火,老人无法搬动,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村干部联系到一所需要柴火的学校,并帮助该户把柴火运送到学校,按照市场价全部销售。有些农户在路边种的瓜禾又高又长,有的长到了路上,不仅影响视线,而且也不美观,现在也已经进行了清理。
“从7月28日到8月10日,在十多天的时间里,该村共投入了100多个工时,使村内公路沿线和刘屋组等重点区域面貌焕然一新。”卓岭村干部方金林说。
“分段式”治理让百年老街颜值飙升,该镇刘坡村下埠街是二郎镇有名的百年老街,从二郎镇到山区柳坪乡的主干道从这里穿境而过。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这条老街也焕发了生机。
“我们把整治范围分成街头、街面、街背三个段落。街头是县城进入柳坪乡的脸面,这一带有一块400多平方的空地,以前荆棘丛生,杂草杂树遍地都是。现在种上了桂花树,周边做起了烽火墙。”刘坡村村委会副主任邓锋勋说,这次整治力度非常大,有的是多年的顽症,以前一直想整治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落实;现在,通过能人志士特别是企业家吴雪峰一起做群众工作,村民都积极支持配合,主动投身整治工作。
据了解,该村投入挖机100多个小时,组织人工七八十人次。拆除了街面12户旧房屋,并进行了平整。拆除街背后旱厕8处、破旧院墙70多米。这条街背后有一条老水沟,直通到二郎河里,长达1.5公里,涉及周边300亩农田灌溉,年久失修,防洪抗旱的功能基本丧失。通过整治,防洪抗旱的功能已经完全恢复。
此外,从下埠街到古山村、铜铃村有6公里长的公路,公路两边以前到处是杂草。现在,杂草切割了,路边的柴堆、瓜禾、种菜的泡沫箱等被拆除或移走,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现象都没有了。
“下埠街附近有一座桥叫程营桥,是光绪年间建造的。有一个古庙叫二郎庙,就坐落在刘坡村下埠街,建造于唐朝末年,面积达三千多平方。”该镇党委书记余菽华表示,该镇将依托程营桥、二郎庙,拟建造一个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吴雪峰等当地能人志士筹措资金,建造一条长130米的栈道,从游客服务中心直通二郎庙,把这里打造成美好乡村示范点。(吴金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