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民营企业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责无旁贷。近年来,安徽天鹭控股集团本着“造血”与“输血”同步、治本与治标并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先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助力安徽精准扶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投身精准扶贫的“康庄大道”。
安徽天鹭控股集团参与脱贫攻坚的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
基础设施扶贫能够夯实脱贫根基。要把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城乡差距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安徽天鹭控股集团先后投资500万多元帮助贫困村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2017年3月,集团积极响应安徽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号召,投资460万元为石台县七都镇银堤村复建了水毁道路,并于当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此段道路的修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题。石台县七都镇银堤村委会还特意送来“千企帮千村 天路聚人心”锦旗。2020年5月,安徽天鹭控股集团积极参与省民政厅组织“百社进百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投资22万余元为临泉县艾亭镇桃花村修建巷道6条,总长度450米,总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整修后的道路全部为混泥土水泥硬化路面,解决了当地群众300余人的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境,新建的道路直接与村外的主干道相连,完善了农村公路网的建设,为桃花村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集团还捐资46万元为长丰县特殊学校修缮了校内道路,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出行安全难题。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走上“造血式”脱贫路。要把产业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输血式扶贫虽能短暂改变现状,但从长远来看,造血式扶贫才是实现长效扶贫的核心保障。安徽天鹭控股集团结合企业特点和帮扶地区现状,实行“公司+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以保护价格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无偿为当地农民提供种禽苗和饲料,等家畜家禽长成销售后,扣除养殖成本,盈利部分全部归养殖户所有,既能解决贫困户增收的问题,又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实现可持续扶贫。集团成立了安徽天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两千多万元,先后在长丰县邵集村、池州市石台县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了十几家养殖大户,对养殖户实行包供苗、包供料、包技术支持、包产品回收一条龙服务,带动了200多人从事种养殖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直接受益500多人。2020年6月,安徽天鹭控股集团积极参加省工商联组织的民营企业赴皮山县走访帮扶活动,先后捐款6.6万元对口支援新疆皮山县木奎拉乡巴格其村,助力皮山县贫困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教育扶贫点亮贫困学生梦想。要把教育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应有之义,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从2014年开始,安徽天鹭控股集团连续6年累计出资12万元,资助长丰县36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省红十字基金会会开展的“捐助百名贫困大学生”活动、安徽省庐丰企业发展促进会开展的“圆梦大学公益活动”等活动中,集团也慷慨解囊,帮扶寒门学子。集团也多次被省红十字基金会会等单位授予“公益之星”称号,集团董事长姚广传被授予“爱心使者”荣誉称号。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水者怀其源”。希望广大民营企业能够像安徽天鹭控股集团一样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用实际行动证明民营企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交出让党、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